【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广大青年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参与政府对话以及发起现实政治运动等等网络政治行为。青年的政治参与情况不仅对个人也对整个国家政治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其参与政治的规范性和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国家未来政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稳定;青年;网络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看,网络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渠道,深化了我们对政治参与的认识。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恐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已开始涉入现代化转型的深水地带,能否在发展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个新事物将对我国的政治稳定产生新的影响。它既可能是政治冲突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政治冲突的缓冲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以网络为途径和手段介入政治生活领域,参与制定、讨论政府的公共决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体系的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府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自由性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技术基础,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网络风险的生成及其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从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失业青年布瓦吉吉自焚开始,一场席卷突尼斯全国的政治变革大潮迅速蔓延至中东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并深刻影响着当事国及地区甚至世界局势。中东动荡远未结束,而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带给政界及学界的反思远未结束,其中有学者就将中东各国政治剧变归于“变革”、“青年”和“网络”这三个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及作用。而这种观点基本成为这场剧变的主流解释,于是乎,从发生在中东的系列事件及上述观点引申,我们发现这里的青年至少部分地代表了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一个群体,网络更是将全球化下信息技术的功用无限放大,在动荡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那么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有效把握和调控“青年”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弄清楚这场变革的主力――“青年”如何利用了互联网或者说这场剧变如何将互联网推上历史的前台这一表层的问题之前,我们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作为主体的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问题亦即为什么青年能够有效使用这样一个平台进行政治活动。因为从另一个角度即国家的立场来说,对国民政治社会化的不成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青年人面对各种国家形势时主动地或者被利用通过互联网肆无忌惮地串联并最终在现实层面更迭了国家政权。
不可否认,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不可抗拒的潮流。中国已被深深卷入这一进程之中,尤其是在政治层面,西方超级大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技术优势,通过各种方式推行其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这就让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的政治认同问题凸显出来。而政治认同的培养又是依靠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因此如何对国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特别是青年人就显得尤其重要。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第三次飞跃”即“电子媒介”时代的发展,而互联网所持的“信息丰富”、“自由”、“开放”、“互动性”、“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和一定的匿名性”等特性及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更使得国民的政治社会化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所呈现的特点更值得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从年龄结构上看,中国3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54%。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0.3%。另外从网民职业结构上来看,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无业/下岗/失业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为11.2%。由此可知,青少年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群体,青年作为网络青年的急先锋,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就更加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处在人生的成长期,其心理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有着明显的不相称。而与此同时却对社会事务尤其是政治事务怀有强烈的兴趣,有时甚至过于偏激,对事情的分析缺乏真正理性的思考。这些在受过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中间同样存在。而恰恰是这样一种可塑性的主体的存在,使得网络的介入更容易将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带入不可确定的境地。联系到近期国家打击“网络大V”以及通过此类事件引发的对于网络谣言的司法定性使得我们对于作为网络青年急先锋的青年在个人政治及法律操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即只有在遵守国家政治法律规范下于网络中进行政治情感的表达及政治参与,从某种意义上,一段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的政治社会化进程才算成功。
总之,青年是未来社会的精英群体,是潜在的新兴的社会力量;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政治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他们的政治社会化的状况不仅对个人也对整个国家政治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其参与政治的规范性和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国家未来政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 (03):127-129.
[2] 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中国行政管理,2011(05):74-77.
[3] 胡建,邵文涛.网络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与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96-100.
[4] 张少山.互联网对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规避对策[J].学理论,2013(2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