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高中英语作为学生从英语学科基础掌握阶段到价值运用阶段的重要衔接,高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 教育理念 多媒体
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高中英语教学摆脱传统教育观念,英语教学应该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实现英语课堂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新的纪元要求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代同步,改变低效的应试教育模式,为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英语人才。然而,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依旧存在单调、枯燥、低效的问题,这些己经严重阻碍了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发展,乃至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前进脚步。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1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中英语课堂中,“讲授”依然占主导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宗旨是实现 “自主、合作、探究、反思”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普及和推广,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课改以后,讲授法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已有较大程度下降,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如“合作、探究”“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学中的使用比列有所上升,很值得欣慰。但是经调查统计和研究发现,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讲授教学法依然是不可撼动的位居第一,因此,可以得出,高中英语教师在课改的大环境下,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更新与变化,但是这种改进并不彻底。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开展。
1.2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现阶段,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测验以及课堂的表现,部分课堂甚至仅仅是以测验成绩为准,这种评价模式太过单一,不仅片面,而且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课改后,大部分课堂将“学习态度、日常口语练习”等增添为新的评价标准,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而目前提倡的小课题研究报告述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评价方式是鲜有教师使用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对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新理念的更新。
1.3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功能和机械的训练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对于学生的多智能培养是极大忽视的。学生在机械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只学会了被动的接收,而不懂得去自己汲取和挖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大大受到了限制。
1.4高考指挥棒的效用使得高中英语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教学方法紧跟应试教育的导向
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而被动、被迫的学习英语,各种考试的压力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多数的高中英语课堂形成了教师讲授―学习―练习的固定环节。为了在高中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讲授法还是占据着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以考定教”完胜“以学促教”的教育理念。
2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2.1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当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因此,高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与时�进,深入领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与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秉持传统的观念以教师自我为中心,要接纳与逐渐尝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而富于个性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有效的学习营造条件与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2.2适当改变评价制度和体系
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片面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从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英语学习动机等因素的改变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评定。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合理融合,学生自我评断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评论有效整合,给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英语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师生互评等。促进对于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的客观性、多向度性和多维度性。
2.3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图文并茂与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弥补了传统“一书,一黑板”教学方式的抽象、乏味的缺陷,备受广大高中学生喜爱。多媒体教学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将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和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大变革。我们应该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