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美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音美体 >> 浏览论文

在新课标下创设体育课堂教学新境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4月25日
 [摘要]: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

 [摘要]: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创新   开放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是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要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和“体能达标”转变成把体育当作学生个体发展地延伸性学习活动。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首先、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这里的“自主”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与“任性”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而不是始终在教师指导与安排的阴影下学习与锻炼。

其次、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再次、创新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七嘴八舌,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过去以局限性地内容直接确定学习目标的模式,而是在确定目标与学生掌握的基础上,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内容与途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体育教学中从以下几点着手,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主动合作、自由创新的新课堂教学境界中学习与提高。

一、 要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体育新课程标准内容的不确定,教学内容的可变化性,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运动技能占绝对优势,阻碍教师个人的知识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教师将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注重学生在课中的地位与表现方式,因而,运动技能比例较少,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内容(如游戏)的比例较大。这样一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课堂中怎样才能有效的“放”,让“放”在课中体现的更加自然,更加合理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师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的事:

1、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体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而是让体育骨干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地亲和力,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2、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教师应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以及课所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指引下,根据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这里的学习领域可是“五大领域”中的二三个或是四五个,在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确定学习目标,内容选择应可能安排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自身要求,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乡土体育、生活体育的内容。同时对场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项等要给予充分的布置,避免造成课堂混乱与发生安全事故。

3、在“开放式”教学策略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引导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教师应在不断改进“教学意图”引导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练习与学习,让学生在“试一试、干一干、闯一闯”的过程中带来一个个成功的喜悦。“开放式”教学课重点是培养学生想动、爱动、会动和会练、会判、会赏的自我健身能力。在课的当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而应更加密切注意被“放”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氛围,以便随时提醒、调整,并给予及时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4、教师在实施“开放式”教学时应注意“开放”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形式上的开放,而是要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上进行综合性的 “开放”,在这当中,“开放型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A、P、E”制评价体系下,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有的放矢的教学是保证《体育与健康课》能否被学生接受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 “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那么在培养合作意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因而强化意识是实施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建立教育对象的合作伙伴的观念,学生最反感的是“训斥”型和“粗暴”型的体育教师,他们高高在上,致使教学中合作的特性大大削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要自觉地“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另外,合作意识的强化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合作语言”,如“请你当助手”、“请你协助”、  “请你保护”、“请你想想办法”等等。

2、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当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应该说,在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都有学生合作的条件,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商量合作法:商量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出主意的过程中,学生便自觉不自觉地当了教学的合作伙伴。例如上双杠课时,双杠前摆上后,对下法不做具体规定,而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办法,听取学生的意见,由他们自主设计后商量决定,可采取杠中跳下、杠侧跳下、前摆下与后摆下、前摆内转下等多种下法。(2)、暗示合作法:让学生主动领悟。例如对练习中长跑中出现的怕苦怕累的学生不是直接批语,而是评论“马家军”不怕流血流汗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受到积极暗示行动参与中长跑的练习。(3)、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纠正。例如,对课上非正常损坏的体育器材,教师把“损坏东西要赔偿”道理摆明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修补或赔偿,使学生把“要我改正”转变为“我要改正”,这样学生在充分发挥合作教学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管理这是体育合作教学的重要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力量产生合力效应,可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受到教育。只有让学生参与合作管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记得有一次,在推“自制铁环”的教学中,我发现几个学生没有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去推铁环,而是他们自己创出了一种方法,铁环照样滚动,而且运用自如,当时我没有因不按照老师的练习方法去指责他们,反而为他们的创新举动所感到高兴,在讲评时特地请他们进行示范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下可好,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种各样“怪招”,有的创出几种“刹车”的方法;有的想出了用橡皮筋绑在推杆的钩上来控制铁环滚动速度;有的越过障碍而不败;有的利用铁环进行造房子;有的用铁环拼奥运五环及各种图案;有的……。

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局限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2000年9月

2、陶  同   《创造时代的来临》[M]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3年1月

3、陈安槐   《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  2002年1月

4、周晓明   《中学“开放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几个基本要素的探索》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网络资源

5、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1~11.

 

上一篇: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的提问要讲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