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老师”这个称谓颇为走俏,电视上,只要你一成为嘉宾,不管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节目主持,还是露过脸的谁谁,都被“老师老师”地呼个没完。因为老师是有水平的象征,是“无所不能”的“高人”,老师这一称呼,比什么“长”什么“主任”听起来都要高雅舒服,所以谁都要来沾点灵光(哪怕他牙根儿就不想当老师)。他们不过是借了“老师”这个雅称叫叫而已,真正的老师,应是那些天天上下于讲台的人。我于是想,真正的老师应如何使自己成为“无所不能”的“高人”?我想到了修炼内功。
我在《我劝老师“懒”点好》中说,老师在课堂上不妨“懒”一点,意思是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但要真 “懒”出一点水平,“懒”出一种境界,谈何容易,那是要花大力气的。我于是想到了武林高手的过招,武林高人面对强敌,大都“懒”动声色,手腕轻轻一抬,便能出神入化地撂倒一排,可谓人未动,气先发。不勤练苦磨,谁行?这是武林高人的内功。
老师的内功是什么?有人早已作了概括:一笔字,一口话,三百篇(这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而是所有老师必修的内功)。
先说一笔字。每天必写许多字,写字必有许多人看,而且看得十分认真、仔细,看得一字不漏的,大概只有老师的字。字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媒介,是老师个性风格的招牌。自然,字写得不好,也未必妨碍了学生知识的接受,但一笔流畅飘逸的字,更能让学生平添几分求知的愉悦,自己也会多一些自信。这正如以破布裹身可以遮体,而一身得体的装束却不仅可以遮体,而且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连明星们都懂得这个道理,即使字写得再差,也会千方百计地纷纷包装自己的签名字,因为他们的签名字是要常给人看的,那可不能掉价啊。何况老师!当电脑摆上工作台后,我们似乎很少关注自己的一笔字了。汉字那刚劲飘逸的的横竖勾,撇捺点,就剩下一个噼里啪啦的“点”了。危乎惜哉!
再说一口话。老师,要力争能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是老师有声的广告。《百家讲坛》上于丹教授讲《论语》,她那一口流利而有磁性的普通话,让你不听都不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现在老师们对普通话大都有所重视,我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老师讲课的语言必须经纬分明,条例清晰,准确而生动,敏捷而风趣。要力避照本宣科的讲,繁杂无序的讲,自己“昏昏”而不能“使人昭昭”的讲,枯燥乏味而不能使人得到真情感染的讲。老师要能讲、善讲,讲出个性、讲出自信、讲出智慧、讲出灵性。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讲则让学生动容,讲则令学生陶醉,讲则能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现在提倡老师少讲,是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的空间,这实际上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讲得更精当,更明了,更有启发性,更有感召力。为师者,天天在讲,月月在讲,年年在讲,凭的就是这嘴上的功夫,岂有不练嘴皮子之理?
至于三百篇,就更是老师内功的基础了。读书,是老师的第一要务。老师是教读书的人,自然就应该是读书的示范者了。孔子初办私塾时,曾称老师为“书师”,可见老师是与书结缘的。韩愈老夫子对读书有一段精辟的话,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书,不仅要不停地读,还要不停地“披”(点批),这才能读出心得,读出感受,读出一种境界。
读书,应成为老师的终生爱好。不可否认,老师都是读“过”书的,读“过”还不能算读“博”。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不断地“充电”。今天,各学科知识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整合,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否无可挑剔而不须更新。因为读“过”而不再读,你站在讲台上便少了几分机智与灵气,与同行交流也失去了几分敏锐与自信。我们不能因为读过不少书而不再读书,也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再读书。我们不仅要读本专业的书,还要尽可能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鲁迅把它叫做“泛览”。广取博采,如蜜蜂之采百花,如良医之集百草,虽杂而无泛滥之嫌。哪一种学问要想做得精,就不能死守门户。写诗,不读点美术音乐的书;作文,不读点自然社会的书,那是很难达到理想境界的。所以,鲁迅主张学文的读点科学书,学理的读点文学书,这是不无道理的。一部《红楼梦》,堪称传世之作,作者的文学功底自不必说,作者的广博知识当令我们为之震撼,该书称得上是一部百科知识大典。如果去掉那些精细描绘的风花雪月、草木虫鱼、建筑服饰、饮食起居、伦理风俗……我想,它的生命力、感染力恐怕难有如此巨大。不可否认,曹翁是“泛览”的典范。陈景润能走进千家万户,要感谢作家徐迟,如果徐迟对理科知识毫无所知,他也写不出一个生动的陈景润来。华罗庚、茅以升的理科论文能进入语文教材,也显示了他们的语文修养。我看他们都是“泛览”的专家。
修炼好了“一笔字,一口话。三百篇”的内功,你才有职业的自信,诲人者的自豪。再去采百家之长,就不至于弄出个“花拳绣腿”来。扎实的内功,会使你融会贯通,更好地彰显你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