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一个数学命题。
两条射线从0点射出去,出发时几乎重合,到圆弧处就相去甚远,继续射去,相去愈远。所以"神六"的发射就毫厘也不能马虎,要不然,飞船升空,就乱了目标。高楼大厦的第一块砖,稍有偏差,谁也不会发现,一旦升上去,就成了“比萨铁塔”。这道理谁都懂得,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似乎又不仅是一个数学命题。
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时哪怕仅有“毫厘”的偏差,也会做出与初衷相去“千里”的憾事来。想当年,东坡居士寻访“三国周郎赤壁”,看到黄州有石壁成赤色,且立于江边,便断定为“三国赤壁”,写诗作赋起来。他忽略了方位上的毫厘之差,硬把一个古战场东移了好几百里。《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为救宋江,伪造蔡京书信,可谓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毫厘之差的一枚小小的图章,反引来江州城一场血流成河的恶战。
写文章也是这样。不是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说吗?现在的作文考试,不主张设审题障碍,这自然是学生的福音,不必在题目上绕圈子,走迷宫,但既有题目,便有要求,不读懂题目,不看懂题意,胸中无成竹,笔下乱方寸,提笔虽然只偏题毫厘,收笔却已离题万里。尤其是开卷考试,案头堆放有“作文宝典”,“作文大法”,有的学生便懒于读题,只在题目中寻出几个似曾相识的字眼,便匆忙翻起“宝典”,“大法”,一抄到底。
2001年,宜昌市首次实行语文开卷考试,作文题是改写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要求有三:1,必须采用第一人称。2,可以合理想象,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3,可以参考并运用其它资料。要求是明确的,语言文字上没有任何障碍。读懂原诗,参考提供的有关资料或自备的资料,体会诗人的感情,发挥合理想象,运用所学过的记叙的表达方式,应该说行文不会有太大困难。然而,有一些同学的兴奋点只在翻书抄书上,于是,有的完整地抄下了诗歌的翻译原文;有的详细地抄下了诗歌的分析评点;有的还逐字抄下了解释注脚。忽略了改写与注解、翻译、分析间的“毫厘之差”,虽然“下笔千言”,结果只能是“离题万里”。
侥幸往往使人重复犯同一个错误。2002年中考作文题是以“灯眼”观察人和事的自命题作文。要求有二:1,采用第一人称(文中的“我”即是灯)。2,可以从一种灯的视角来写,也可以从多种灯的视角来写。命题者也没有设置任何障碍,读懂题目本是极轻松的。但一些同学只看到开头的“街灯、霓虹灯、红绿灯、航标灯……”,就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回忆自己曾写过的某种灯,甚至翻阅资料,寻找有关“灯”的文章。于是,有写灯的历史的;有写灯的用途的;有写灯的精神的;有写灯的五颜六色的;还有写繁华的不夜城的……眼中虽有灯,却未睁开“灯之眼”,写出来的自然就不是“灯眼”中的人和事,而是人眼中的各种灯。“灯”和“灯眼”,不过一字之差,千言挥就,“离题万里”。
2005年中考作文2,题目是《我梦中的小屋》。虽然已有命题,但题目要求紧扣材料所呈现出的意境,必须写出“那山、那水、那木秀、那花香、那屋净、那鸟鸣……”。如果对几个“那”字视而不见,即使你的“梦中小屋”描绘得如何生动,如何千姿百态,也是“离题万里”的。
现在中考高考都流行话题作文,于是有人便编出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应考作文流行语。此语有几分道理,话题之内,内容可以自定,“筐”内可装的东西自然五花八门。但装的内容必须与“筐”相配。如果水果筐内装书籍,蔬菜篮内装服饰,装得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命了20几届中考语文题,组织了20几届中考阅卷,我有很多感慨。作文题和作文阅卷从来都是我最为重视的。命题人对作文命题的要求非常明确:题目不能人为地制造审题障碍,但不可能没有审题要求,否则就难有公平的衡量尺度,难制定准确的评分标准。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写作内容可以自定,文体可以自选,思路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多变,风格可以各异,但紧扣题旨是不可改变的。切不可让你的洋洋洒洒的文章因下笔的“毫厘之差”弄得“离题万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