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语文,是语文教学向传统本位的回归,它在母语教学中带有反理性、反概念的色彩,它主张不依赖语知中介而进行一种直接对位的教与学。
在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里,教学活动直接以“道”为指向,经天纬地,齐家治国平天下,语言形式本身退居其次。解放后,一度时期,语文沦为比较低级的记载书写技术,又在这种书写技术之上,发展成了一门繁琐的抽象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里,语文势必会迷失语言文字所记载的内容。
其实,语文并不存在过多的学问,语文就是识字、读书和会意,就是领会别人的思想、自己也来思想,以及自己也来表达。在大量的语言现象面前,在大量的阅读接受和自己的思想表达之中,语文的工具性本身,就可以把握并熟练操持,因为这是用自己的母语在动作,所以,用不着就它的工具性来开展太过专门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后。
一则文字材料,既是语言形式的,又是意义内容的。母语的语文技能是“习得”的,并不需要太着意对它进行“学习”。语文学习不应该是一种分析活动。我不赞成把文字符号和意义剥离开。其实,形式和意义作为二位一体之物,是可以同时兼顾的。在日常的实际言语活动中,语言形式和意义也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我们教师用不着来制造分离的痛苦。
中学语文是基础性的语文学习,不用灌注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不用将之上升成理性知识,要少做理论归纳,应诉诸学生的感性,要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用心去体悟。言语可以感知,章法和风格可以模仿,意义也可以去感知和把握。形象是感性的,可以感知,情感是具体的,可以感知,观点态度是可以认同可以反对的,也可以感知。
理解它们并不需要一套分析的理论,需要的只是丰富的感性。
但是,今天我们发明了太多的词法、句法、文法、教法、学法、作文法,课堂教与学都在围绕这些在兜圈子,甚至以这些为教学目标,脱离生动可感的文字现实,进行形而上的高空翻滚,在文字现实和受体(学生)之间铺设道道迷津。
比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教师“启发”,学生“涵泳”,识字再识字,读写再读写,其教学原则简捷,教学方法古朴,教学步骤粗犷。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有几个优点:课堂开放,有思想,不重教法。古人识字发蒙之后,就走上了读书、明理、踏访、求证的路,直接从前人的文本中去学去悟,从生活和社会中去悟,工具与“道”可以得兼,传授者不使用知识术语。
把语文切碎成诸多知识点画成知识树,把很多体悟的东西变成分析的和讲解的,把本无定势的东西变成步骤和方法,这些都脱离语文的本位。
很长时间以来,教法一直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取强势,这不够尊重学生个体。我要反动地说,教法越缜密越精细,学生越被动,学生离语文本位越远。
感性语文强调直接走近意义。
感性语文确立学生为感知主体,将学生和老师从术语中解放出来,还语言文字以本来的生动和活泼,抛弃抽象枯燥玄乎,还语文以真身。感性语文是开放的语文学习,开放课堂和开放学习材料,将老师从四十五分钟的独角戏和课堂表演中流放,只使其处理好个别精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并将课堂延伸到图书馆、电影院、街头,让学生从书、刊、报、影视、宣传栏及周围的生活现实中学习语文。
感性语文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堆垒,广泛接受别人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个性表达,形成自己的有见解有思想的表达。
感性语文鼓励教师进行个性教学,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联结,用自己的思维品质影响学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千人一面。
感性语文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使他们贴近现实人生。
感性语文对当代特别敏感,要求教师注意到现代学科的互相渗透、语汇系统的互相借用换用这一现实,重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思考一切。
感性语文要求教师知识广博和深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时时自耕自翻,二茬三茬地积累,与时代共进,读文化史、科技史、宇宙史,站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看待语文。
感性语文呼唤建立语文学习测评的新手段,将阅读总量、摘录总量、思考总量作为一个重要的量值来看,还特别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和表达实践。
在感性语文这里,语文学习不外乎模仿、反复、迁移和内化,不外乎阅读浏览、占有材料和剪辑处理材料。材料在低层级,可提供文本格式、语体特征的信息,再上升一些,可以提供知识信息,文本在较高层级,传达思想和情感,包括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