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畅想着能有一套图声读本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现有文字读本之外的重要学材。
它呈现丰富的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声音(人类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图声资料)。它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些精彩的胶片和录音片段精选而组成。
这种读本,除了给学生感官信息的传递方式不一样外,其它方面的训练,和文字读本一样,带有强烈的语文教学的色彩。
现在,在我国的城市地区,多媒体的教学已经步向现实,学生家里有个人电脑,学校里也有电脑教室,在这一种现实情况下,基本具备了开发多媒体教材的条件。我们知道,在电视还没有诞生之前,纸张作为最重要的载体记录着人类的丰富历史,学生端坐在教室里,凭借着书本这个必不可少的中介学习知识,间接地知道着万事万物。但是,作为记录符号的文字,也有它的局限性。学习者在把文字还原成现实世界(第二现实)的过程中,学习者与记录者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了。图声读本虽然反映的也是第二现实,但从量值的衰减和损耗来看,比文字课本要好。
在今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图声读本与文字课本两相结合,将对学生大有裨益。学生可以坐在课堂里而获得非常具体、生动的、感性的形象,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同时也能进行有声语言(声音的,感性的)和文字语言(以反映深刻的思想、内在的情感见长)的学习。
传统教学里,老师的口头表达固然是有声语言,但示范性较着意为之的播音语言要差。图声读本主要是电视语言,主要是连续的画面和声音。它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较文字语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要近。文字的功能,在这里作为转译的工具,将得到训练。学生说图象,学生表达声音的意味,都在表达,分析的过程也是表达,所以,用不着担心文字被图声读本抛弃。图声读本只具有呈现现实的功能,并不具备表达现实的功能。学生通过它,获得对现实更精确的感悟,对现实更高的敏锐性,对真实更高的直观性。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仍仅限于图解文字读本,是使文字读本的解析更生动一些,它实际上还是文字教材的附庸,是传授过程中的教学手段的变革。简单地说,多媒体教学仍在为文字读本服务,只是将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感性一点,情境氛围营造得比课堂的口舌讲解好一点而已。
图声读本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它的目的是让现有的各种图声社会资源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我们相信,文字读本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图声读本的合理转化和利用,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且还有可能能激活当代的语文学习。
想像中的图声读本,它是可视的、可听的,也配有大量的训练。它比多媒体课件要高级得多,多媒体课件还停留在对某一篇文字课文进行讲解和阐释的水平,而图声读本则是一个语文“课本”序列。记录片、照片、实物图像、名著电影、电视散文、历史镜头、真实场景,都可以开发成图声读本,其实也就是把它们开发成了一种新的语文课。这一种改变,肯定会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学生和时代同步,感性地获得许多东西,并有可能提高教学生产力。在这里,语文“教学”就是把图象和声音转化为文字,转化为精致的文字。
图声读本有明确的文字表达方面(思想的、情感的、真实的)的训练目标,在这一点上,它和文字课文一致。在图声读本这里,一篇“文章”,也可能就是一件实物,一件构成物,或一个专题下的组合。
图声读本作为辅助学材用于教学实际,可能会给以文字为载体的教与学注入全新的活力,能开发学生的不同感官,进行“全景”的学习。传媒多样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字读本的一统天下的地位,理应有所改变,感性的、生动的、新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兴趣。
今天的学生,自发、自由接触到的影、视、录像、小人书、卡通画很多很多,这些东西一直被中学语文教学所排斥,但它的生动性确实是文字读本难以比肩的。其实,我们应该认为,用文字来表现,和用线条、声音等手段来表现,是一样的,都有许多学问。最终,它们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表达这个世界和表达自己。单一的文字读本在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显得有那么一点落后,并和时代有一点隔。十二本教材对应了十二个学期,学生又将十二本书对应了自己全部的语文学习,这是可悲的。应该利用一切语文资源,开展生机勃勃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固然是文字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但也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图声读本的使用,并不排斥文字读本的教学内容,最终,它也与文字发生关系。图像会给人以形象,电声会给人以口语的示范,解说或旁白就是规范的教学用语,学生可以在图像前面凝思和酝酿情感并进而表达。语文教学讲究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传统的文字课本的教学实际上只能抓住读、写两环节,而放任了说、听,图声读本将有功于此。
当代语文教学不能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置之不理,如果它正好又恰当地能为我们服务,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它。如果文字读本的地位因此而式微了,教师不应该辛酸,应该为学生高兴,因为有更好的“节目”取代了或部分地取代了它们。其实,教师也没有遇到更大的挑战,教师操纵文字教材和操纵图声教材是一样的。
文字教材在学堂课桌上摆放已有千年了,文字仍然有它的不可取代性,传统范本仍然是精饲料,仍然是学生文字表达的样板。
但是,中国古代就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视“行”和“见闻”。现在,课堂的局限,镜头可以弥补;对大自然的领略和观赏,对社会事件的叙述和现场解剖分析,影视作品中就有;优秀影视作品中还含有的感人至深的情感和人性美。
图声读本这里的感性、时效性、情感启发的直观性,将跟优秀的文字作品一样,殊途同归,共同塑造我们学生的语文素质。传统语文学习的流程是从文字到文字,也就是由文字符号到文字符号,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把“象”(真实世界)丢掉。现在,由可感的生活(指图声读本所展示的)再到文字(思想、情感),更易于把语文真正地学活、搞定。学生能穿透文字,从生活到生活,获得关于这个世界本相的知识。
文字是一种表达世界的中介,实际上,还有很多中介。
语文教师自己制作语源节目和影视节目,技术上应该也是不难的。最近几个世纪,人类积累了大量的胶片和图像、声音资料。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些可感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地转化为语文学习所需要的素质,使学生在感性的学习中不被丰富生动的图声所迷惑而得其实?比较重要的还有,图像的剪辑取舍可以处理观点。
图声读本的前途非常广阔,它的综合性(指图、声、文并茂)更有不可替代性。
图声读本将真正把语文教学上的多媒体技术开发出来,对语文多媒体教学而言将有革命的意义。多媒体技术真正的意义在于综合地传输图像、声音,表达观点、看法,而不是给文字读本的做注脚。目前,我们做的一些多媒体语文教学课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能突破这一点。
综合地利用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声音资料以及各种信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抱负。文字读本会合图声读本,形成一个新的语文学材系列,将是必然的。如果要更远地想像、展望一下将来的语文学材,理想的样式将不仅于此,除了文字读本和图声读本两者的相加外,还应该有“活动读本”(现场情境)的参入,应该是这三者的融合。
我的语文课上,出现过名播音员、表演艺术家的古诗词朗诵片段和精彩的电影独白对话剪辑,还有演讲、广播剧、评弹说唱等有声资料,我们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欣赏过音乐名曲,我优选过开办得很好的生动活泼的电台节目,用来上课。我的课堂上还出现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声节目(这是暑期作业,我让每人一盘磁带,自己独立制作课文录音,学生对之非常感兴趣)。我的电脑里,保存了大量生动的图像资料,它们来自于优秀影片和各种资料片。还有单张的图片(盛大场景的、滑稽表情肖像的、微妙心理下的表情的等等),我也选择其中的一些,缀连集合起来,形成主题,做过语文课。
当然,语文课堂不是电影院,不是连续放映的过程,而是不停地中断、记录、讨论、写作的过程。我发现,许多在文字上需要大费口舌的东西,在这里瞬间就被学生接受和领会。这时我也才知道,有些学生对文字敏感不够,其实他们可能对连续图像的理解和把握比任何人都要敏锐。这说明他们有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只不过在文字材料那里受到抑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