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学好化学非常重要。初学者对化学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初学化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在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很少,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机械记忆阶段,使得学生化学兴趣不浓,化学素养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低下。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化学教学呢?
一、以疑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怀着强大的学习动机积极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促进学生调动一切因素来积极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高中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常用的问题情境包括:一是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我们要善于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化学因子。二是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化学史中有许多的轶人趣事,我们可以将枯燥的化学知识与趣味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引发对化学的激情,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解欲望。三是游戏化的问题情境。玩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在高中阶段我们仍可以大胆地将游戏引入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困惑,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教师往往为了维护权威地位,而不允许学生对自己、对教材提出任何异议,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要变注入为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难,学生对教材、对教师的挑战,这其中包含着学生的创新思想与见解,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着强大的优势,它将传统教学的黑板变成了屏幕,将平面的文字教材以图文声像来展现,具有化静为动、化单一为丰富、化枯燥为趣味、化平面为立体的效果,使静态、抽象的知识动态、形象、立体地展现出来,使得原本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化解教学重难点
化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知识网。其中任何一个知识点出现断裂都会影响某一块知识的掌握。化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起着基础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重点,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都非常重视这些重难点的处理。采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一些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难以讲清的知识以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动画来呈现,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进行总结与归纳,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记效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以实验为平台,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规律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而进行归纳总结才形成的。实验是学生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实验以足够的重视,要以实验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由浅入深来设计半开放、开放性的内容,为学生搭建平台,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
(一)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多为在讲解新课时进行或验证某些规律。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向学生讲清实验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由观察实验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学生实验
高中生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其认知水平也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实验,尤其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猜测实验结果,进行不断总结,进而自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不仅可以有效地锻炼动手与动脑能力,培养观察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运用时更灵活。同时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来动手做实验,这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点缀,可以使学生产生身心愉悦之感。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