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素质教育 >> 浏览论文

高职学生音乐素质教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6年06月25日
    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发现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许多教育经验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先哲早就说过:“乐者,德之华也”。音乐对人的

    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发现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许多教育经验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先哲早就说过:“乐者,德之华也”。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内修的作用至关重要。音乐是心灵之声,“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思维的特点反映出它直接作用于心灵的本质。作为艺术学科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别的教育形式所替代不了的。

  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作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将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音乐素质教育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音乐素质教育对人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就是指音乐教育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音乐通过其旋律的起伏、节奏的疏密、和声的张驰、音色的变化,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其审美作用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如宽广的节奏、舒展的旋律,往往使人联想起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海等等,而紧凑、活跃的旋律,往往使人联想起奔跑、飞跃、欢腾等情景,如冼星海的《黄河颂》一曲,以壮阔热情、深切感人的旋律和雄浑的男中音音色,歌颂了黄河的雄姿、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2.音乐素质教育能够陶冶情操。父母师长的训诲,当然不可替代,但当代高职学生个性张扬,心理特点富有逆反性,人类潜意识领域的广大不可测空间,使得大人门苦口婆心的结果往往可能背离人愿,在现代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下,矛盾问题尤为突出,仅仅依靠直接正面的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够的。人格与智慧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情操陶冶,而音乐素质教育是最好的陶冶高职学生情操的途径。
  音乐对人的精神因此起到了调剂作用。和谐的人生本来就是艺术的,自然也少不了音乐相随。高尚的音乐会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在痛苦当中变得坚强。如在人生的逆境中,唱一曲《从头再来》,宣泄掉了心中的不快,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在思念家乡的时候,一曲《思乡曲》寄托了他们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艺术形式的宣泄,恢复和保持住了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人生的塑造。
  3.音乐素质教育的辅德功能与效应。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当前,我们提倡构建和谐校园,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和谐校园的主体。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却往往顾此失彼,致使高职学生只重技能的训练,而在人文知识、个性品质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以至于高职学生面对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刺激、诱惑和社会上负面因素的侵蚀,对自己、对社会没有定位和认识,或对前途悲观失望,失去生活的勇气,或自私自利、或“唯我独尊”。致使“全面发展”可望而不可及,成为一种梦想,而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中的这些缺陷。通过音乐教育渗透德育,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它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靠强制的方式,它依赖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音乐艺术能够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养成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人们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这种熏陶和感染,不是生吞活剥式地灌输,而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使人受到教育的,这正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显著特点。
  4.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科技理性的盲目膨胀,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诸多危机。尤其是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因此,高职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容易迷茫。相对于音乐教育中优美的旋律、动听的声音可以直接打动青年学生内心情感,将他们带入美妙之境,产生积极美好的体验,从而使紧张的心恢复为和谐轻松,缓和其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例如:失眠,可以听一曲《如歌的行板》,而一曲《好日子》则可以使忧郁的情绪烟消云散。音乐的健体作用还在健美操、艺术体操、广播等体育活动项目中有所体现,人们在或优美、或激昂的旋律下、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音乐发源于人内在的情感运动,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音乐发展人健康的情感能力,体育锻炼使人具有强健的体魄,它们共同促进了青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高职音乐教育的对策
  
  1.加强音乐课教学。音乐课在注重音乐基本知识教学、音乐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应注重选材的思想性,以及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音乐水平现状,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突出民族性、时代性,做到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吸收外国音乐文化的精髓。音乐课教学可开设简谱和五线谱基本乐理课;欣赏课可开设京剧、中外歌曲、歌剧舞剧、交响乐等,还可开设中外著名音乐家介绍课;艺术实践课可开设声乐课、形体与舞蹈课、民族器乐演奏课、西洋器乐演奏课、曲艺表演课和合唱与指挥课等。高职院校应配备有钢琴和音响设备的音乐欣赏教室、排练厅和一定数量的练习乐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取手口脑并用、教学练合一的方式。音乐考试形式可根据音乐艺术门类的特点而定,如乐理可采取笔试答卷的形式;实践课可采取面试的形式,即每人唱(奏)或表演几个本学期所学的作品,并接受教师的现场提问,由教师当场打分;欣赏课可采用面试、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如笔试题可分析作品,面试可背诵本学期所学音乐作品的旋律等。
  2.积极开展音乐美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美育活动中,受到音乐的熏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可成立音乐美育活动的业余艺术团体和群团组织,加强学生音乐美育活动的组织。艺术团体方面,如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电声乐队和曲艺队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成立交响乐团、歌剧团、话剧团等;群团组织方面,如音乐协会、舞蹈协会、音乐沙龙等。在活动形式上,如学习内容和比赛活动相结合;间时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训练与演出相结合;单项活动与大学生艺术节综合活动相结合。在辅导形式上,可使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在辅导人员的安排上,可采用专职教师和聘请社会兼职艺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在活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如合唱、舞蹈、民乐队排练、曲艺等。在活动要求上,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音乐美育环境的建设,创设浓厚的校园音乐美育氛围。比如开设音乐广播、音乐网站等。
  4.有计划实施音乐美育教育。实施要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对三年制的大学专科生,首先结合专业课进行审美意识、能力、情感的培养,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第三学年是提高实质的审美能力。对四年制的本科生第一、第二学年同三年制专科相同,第三、第四学年主要培养大学生对审美属性的认识、审美趣味、审美形式和对音乐学科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的认识及创造能力。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与融合
下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