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话题很热(一般而言,很热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书店里有满书架的介绍素质教育的书,其中不乏专家、学者的专著,但有些显然与素质教育无关,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教育培养纪实》,说的最多的是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这显然是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误解。我一直讨厌那些文绉绉的装模作样的理论,把一些原本明明白白的东西说得“像雨像雾又像风”似的,而且一说就是一大本。对素质和素质教育也一样,关键是要说明白,千万不能让所谓的“专家”、“学者”给搞糊涂了。
素、质两字,都含有“本原”的意思。“素”是“本色”的意思,由此可引申出很多的意思,比如朴素、素面、素描等。“质”是“本性”的意思,也可引申出很多的意思,比如本质、性质、质地等。所以,“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本原”是怎么样的,也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秉性等先天的东西。这种东西,有个专门的词语叫“天性”。这才是素质的“本义”。由此可见,每个人原本都是有“素质”的,而且各不相同。
如果素质可以作上述理解,那么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一个人天赋、秉性等先天因素的教育,也就是按照一个人的天赋、秉性等先天因素来实施相应的教育,使其天赋、秉性等先天因素得到更好地发挥。如此看来,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的事。这样的教育,就是2500年前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可见素质教育并非什么新鲜事儿,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如果是遏制甚至扼杀“天性”的教育,那绝对不是素质教育,不管其口号喊得有多响亮。
一个人的“天性”是通过“喜欢”来表现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喜欢学什么就教什么,让这份“喜欢”一直保持下去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曾说过将一个天生喜欢画画的人培养成“画家”(并非一定要成名成家)是素质教育,同样将一个天生喜欢读书的人培养成“书呆子”也是素质教育。当然,数理化、文史地这些最为基础的知识是必需的,否则会影响其天赋、秉性的发挥。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好像只剩下基础知识的教育,恨不得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书呆子”。这样的教育,显然属于一种低级的教育,很难说是素质教育。
准确发现一个人的天赋、秉性等先天因素是很难的,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一个人的“天性”(天赋、秉性等先天因素)的过程。这对实施教育的人(包括老师,也包括家长)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一种宽容心,能够容忍子女、学生的“与众不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子女或学生培养成“与众不同”的“他/她自己”,而不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