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中培育学生的社会态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7月22日
[摘 要]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教育活动,而且是实施德育尤其是培育学生社会态度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使其不断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益于社会。 [关键
[摘 要]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教育活动,而且是实施德育尤其是培育学生社会态度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使其不断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有益于社会。
[关键词]科学教育;社会态度;认知;情感;动机
[作者简介]刘志宏(1972-),男,汉族,湖南省华容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地理一级教师,华容县第一中学科教处副主任,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科学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
科学教育是以学校全体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学科科学知识教学、科技创新活动等为教育形式的,旨在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科学训练的成才教育。“科学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人们往往把科学教育仅作为一种求真的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活动,因此在重视科学的知识教育价值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忽视了科学的德育功能。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辨别科学与宗教、科学与迷信、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的人生职业道德观,实事求是、热爱集体、关爱社会、追求真善美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价值观等,这些科学道德和价值观都成为科学教育永恒的追求。因此,科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德育的内容,还要优化德育的形式、拓展德育的领域。
学校是科学教育与德育实施的重要场所。学校于社会之不同点,在于学校是个“小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而当今“社会学校化”、“学校社会化”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大趋势,因而教育的社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社会态度应成为其逐步社会化的思想基础和情商保障。社会态度是对社会的认知、感情和动机综合的心理过程。将要步入社会的学生,良好的社会态度是其将来能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的思想心灵、行为规范的磐石。作为贯穿于课堂内外且有很强德育功能的科学教育,是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是从学校进入社会、培育学生社会态度的一个窗口。我校即在此办学理念下,立足学校社区环境“三农”的特点,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逐步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的科学教育之路。
一、在科学教育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其不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立足“三农”、结合地方特点,是我校开展科学教育的一大特色。由于“三农”问题十分繁杂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又十分真实,这给我校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切入点,同时,也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变得真实具体起来。学生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课题选取、计划制订、项目实施、研究总结等工作,是其进入社会,通过采访、调查、参观、生产活动等社会探究行为来进行的。在这个观察、思索、分析、质疑、交流、讨论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对社会上的事物形成一定的知觉与印象,使其将书本上的理性认识同客观对象进行比较对照,并用其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同时,通过在做中学,逐步认识国情,并且较深刻地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进而了解社会,培养他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逐渐地适应社会。事实证明,通过科学教育,学生了解认识社会的思维的批判性、独创性以及深刻性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办事能力、处世能力等都得到了本质的飞跃;学生逐步形成了不迷信权威、不轻信教条、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实干作风。这些均是人们认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良好秉性和基本素质。如在“对塔市驿镇长江河道的芦苇和防护林的考察”探究活动中,研究学生首先采访县水利部门、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地方芦苇场有关领导,但他们不迷信有关领导对芦苇经济和生态功能的推崇,而是到实地进行考察,通过采访当地干部群众和现场调研,研究学生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芦苇虽然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并且对长江大堤起到防波防浪护堤的作用,但它同时又是血吸虫宿主钉螺的温床,且严重阻碍了长江洪水的排泄,给当地易造成小流量高水位的防汛抗洪态势。因此,研究学生最后提出了要抑制芦苇的栽植,适当地发展防护林的建议。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科学态度、实干作风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或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在科学教育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感情,使其不断地深入社会,关心社会
社会感情即爱国情感、民族感情和集体精神的融合。社会感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感情得以物化与升华,使一种抽象的情感得以具体,并使之能动起来。在我校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基层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变化,学生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因此,从家乡所取得成就的实际感受中,学生们增强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对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逐渐知道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农民,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股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如在“华容县蓄洪移民工程的调查研究”课题探讨中,研究学生发现有较多移民不愿搬迁、对政府抵触情绪大、不安心在迁入地生产等。学生们忧心忡忡,这些移民是一些领导们所说的“刁民”吗?这些移民的情绪波动和抵触行为可是社会不安定的因子呀。有了这些思想触动和复杂情感,学生们坐不住了,他们走出校门,开始深入农村对当地移民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学生研究认为:之所以有移民返迁和移民纠纷的现象,是由于政府派发的补偿金有限,部分移民安置工作在少数乡镇没有较好落实,部分移民对迁出地的依恋心理,以及有的移民对政府移民政策不理解。研究学生建议:政府在移民的安置方面要坚决落实到位;要把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认真宣传政策,落实县乡干部对口帮扶移民的责任制;对移民的补偿不应只局限于一次性的补偿,要做好开发性移民工作,把移民资金作为开发基金,因地制宜的开发当地资源,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们学生性本善的一面,也反映出了他们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事关“三农”问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从小就树立了“为民”的思想。因此,在学校里,社会是美好的、空洞的,但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社会就变得真实、具体甚至残酷起来。通过科学教育活动,使社会学校化和学校社会化成为真实的可能,沟通了学生与社会的情感与情景的交融,使学生健康顺利地逐步社会化。
三、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动机,使其融洽于社会,有益于社会
社会动机是趋使主体向着一定目标行动的内在动力,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但正因为社会动机是一种内在的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受社会认知、社会感情所影响,而且由于其能动性、潜伏性强,因此有可能产生好花结不出好果的结局。不过实践证明,在有良好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感情这片肥沃土壤上,如果再加上科学教育这丝阳光雨露的沐浴,社会动机的苗子定会茁壮健康成长。在从认识到实践、从动机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通过科学教育来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向学生提出适当行动要求,并且促其成为学生的动机,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经验和积极的体验,培养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选择行为方式的能力。同学们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知道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至今还有二千万人口不保温饱的社会现实,都知道爱惜节约粮食是一种良好美德,是一种高尚情操,但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同学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认知”“感情”与“动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三农”问题上,事关我国绝大多数群体的生存,事关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事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人们去关心,更需要人们去思考并寻求解决。作为未来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不应只停留在“认知”与“感情”的层次上,而更应该从小就要形成关心“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逐步形成为一种社会动机。如在“对华容县猪-沼-草-渔生态农业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不限于只停留在调查、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学生最后上书县政府呼吁:农业的优质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层次比较粗放,从而导致农业效益低下,有的农民增产不增收,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尤其是当地的农委、农科所、科委等部门要紧密配合,本着对“三农”负责的态度,切实可行地实践“三个代表”,使农业逐步科技化、产业化。又如在“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探究课题中,研究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指出:农民的比重过大,农村城镇化水平过低与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要走生产-加工-销售的产销之路,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能动地步入小城镇,而不是盲目地流入到大城市。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利用假期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当地乡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写成了一份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研究报告,得到了有关职能的部门的高度重视。可见,研究学生在“三农”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社会动机。这种良好的心理过程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良好的社会行为,不仅能使自己有机地融洽于社会,而且将有益于社会。
诚然,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不仅要落实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学科教学也是实施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态度的重要环节。怎样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