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很多因素,诸如目的性、障碍性、新奇性、开放性和现实性等。通过好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关键词:问题 设计 探究 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有了问题,才能“将知识的认知过程当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将学习看作是学生独立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情境现场,促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改变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思维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一、问题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问题要针对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出来。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例如,教学《年、月、日》,学生准备了2010年、2011年的年历卡。一位教师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年历卡,你最想研究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要让学生自主提出“年、月、日”的一些变化规律的问题,说说自己的发现,可是学生的回答却十分散乱,有的偏离教学目标甚远。而另一位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先独立观察年历卡,你能说说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说说每月“天数”的变化规律吗?问题单刀直入,目标明确,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向清晰,学生探究热情高涨,探究氛围浓厚。
一节课中探究的问题不宜散,不宜多,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教学的核心、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理解一块蛋糕的1/2。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张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折出它的1/2,并涂上颜色。之后提出下列问题:(1)不同的图形,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这些1/2表示的意思都一样吗?(2)相同的图形不同的折法,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在学生思辨后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认识1/2这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思考、辨析,学生不仅自主建构1/2的意义,而且获得了探究的活动经验。
二、问题应具有适度的障碍性
适度的障碍性是指探究的问题能够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冲动。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是学生完全无法解决的,其难易程度要适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让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下质疑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开拓思维。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探究的问题过于复杂。过于复杂,学生缺失思考的基础,也难以找到探究的方向,很难步入探究的历程。二是探究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挑战性不够,思维被束缚在教师预设好的圈套中,很难真正经历自主思考的过程,失去了探究学习的意义。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课始,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提出问题:你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学生经过思考,有的拿出直尺测量,有的在草稿纸上画画写写,有的不知从何入手。等待片刻后,指名回答。
生1:8×5=40(平方厘米)。
生2:8×4=32(平方厘米)。
师:请说说这样算的道理。
生1: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等于底乘邻边,即:8×5=40(平方厘米)。
生2: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放在画好的方格图里,通过数方格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生3:平行四边形能拉成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邻边,即:8×5=40(平方厘米)。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用底和邻边相乘呢?还是用底和高相乘呢?
这个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陷入沉思,激起学生探究愿望,主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澄清模糊的认识,主动建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所以,探究的问题要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情况,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三、问题应具有合理的新奇性
新奇性是指问题的设计新颖、奇特和生动,能够引起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首先,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问题能够引起兴趣。在教一年级“认识图形”后,我设计一节《拼图案》的活动课。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学具搭一搭、摆一摆,拼出图案。接着让学生按4人小组进行比赛,看一看、比一比谁摆得图案多,拼出的图案漂亮。最后让学生按小组汇报:拼了哪几种图案?用什么学具,怎么拼成的?为什么喜欢?设计《拼图案》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根据材料形状和个数,根据熟悉的物体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有效的“数学条件”进行重组和合理的想象,才能拼成各种图形。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探究,边合作,边交流,大大激发了探究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还能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超越常规的合理的问题,学生会感兴趣。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在谈话中启发学生:除圆外,其余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在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时,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圆是一个曲线图形,如何推导它的面积公式呢?可以转化成哪一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呢?面对这个新问题,学生思考、探讨、交流,兴趣盎然。再如:推导“圆柱的体积”的方法是将圆柱切拼成近似长方体,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我问学生:圆锥的体积可能转化成哪个图形进行推导呢?这些合理新奇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般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探究解决。
四、问题应具有适当的开放性
适当的开放性是指能够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为学生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搜索与发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平均数》练习一课,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激起冲突,为探究做准备。
出示问题1:平均身高142厘米。看到这个数据你能想到什么?
生:有的人身高高于142厘米,有的人低于142厘米,有的人可能正好是142厘米。
出示问题2:5名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5名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
生:可以算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142+140)÷2=141厘米。
出示问题3:环保小队共有10个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1:因为男女生各自的准确人数没有告知,所以不能求出答案。
生2:平均身高是141厘米。
生3:平均身高141厘米好像不对。
师:有没有可能就是141厘米?
生:当男女生人数相等时,就是有5名男生,5名女生时。
师:当男生比女生多的时候,他们的平均身高会怎样?
生:会超过141厘米。
师:不会超过多少厘米?
生:不会超过142厘米。
师:还有没有可能低于141厘米的呢?
生:有可能,当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的时候,平均身高就会低于141厘米。
师:会低于140厘米吗?
生:不会。
师:题中并未说出就是5名男生和5名女生,还可能有哪些情况?我们能不能通过计算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想法。
(2)自主探究,计算结果。
学生分别计算男生6人、女生4人,男生7人、女生3人,男生4人、女生6人等情况的结果。
(3)反思小结,发现结论。
师:以上3种情况的验证情况放在一起梳理一下,会有什么结论?
生1: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一定在140~142厘米之间。
生2:男生每比女生多一人,小队的平均身高就多0.2厘米。
生3:男女生人数不同,小队的平均身高就不同。
师:是的,男女生人数的变化影响着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
上述求平均身高的问题,由于具体人数的可变性,导致平均身高的具体数量发生变化,为学生提供了适度的探究空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男女生人数的变化影响着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思维活动的经验,初步感受了平均数的易变性质。
当然,探究的问题还应具有现实性。教材为我们设计了许多反映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数学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身边的现实适当编制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素材,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探究,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