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已实施几年了,本届初三数学也使用了新教材,我既感到高兴,又深感重任在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追求的目标。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初三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加大了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力度,积极开展初三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不断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适应新形势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是用好教材,提高质量的前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过去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思想教育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而片面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课上教师“满堂灌”,作业训练是“题海”,致使本来有趣的初中数学变成了让多数学生感到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绝大多数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改形势下,需要的是教师能够面对个体差异,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能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路,帮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使教学过程呈现良性循环。开学初,初三数学备课组,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从思想抓起,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从研究新教材入手,使初三数学教学初步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挖掘教材,精心设计。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简明轻快,图文并茂。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贴近生活实际事件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而结论的证明并不十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适量的插图能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活泼生动而不呆板。
2.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现行教材的编排由分式、一元二次方程、圆、图形的全等、样本与总体基础知识入手,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每章都有一个知识梳理,使学生较容易把握住各知识之间点的联系,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应是主动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越主动,学生就越容易处于被动听、看等状态,教师的主动性应充分发挥在学生的学习的基础上。新教材各章节都分别安排了“谈一谈”、“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观察”、“探索”、“概括”等内容,目的是从各个方面促使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主动状态。
三、标新立异,树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四、变革教法,讲求实效。
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教师唱主角,牵着学生鼻子走,导致教师讲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这样的课从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情境问题为引导,变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尽管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基础,但他们学习的更多的是人类文明的间接经验;尽管他们在学习上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反而对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定理如果让学生自行探索,教师只需适当引导即可解决。可见教师主观提出的不仅仅是静态的数学知识,而是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调动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如对展开与折叠的理解、计算器的使用和从不同的方向看等,说百句不如动一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这样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形成才能相伴而行。
3.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教师的放手,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他们通过对教师设置问题的研究,积极投入,动手实验,用心发现,通过动脑猜想、归纳、论证,得出数学结论。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逐级而上。
4.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五、规范常规,精讲精炼。
讲清概念、规律,选题要精、典型、有代表性,同时还要精心策划、巧设导语,随时点燃学生原动力之火,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牵引到教学情境之中,使教学行为成为有效行为。
光有精讲还不行,还必须体现当堂训练原则,只有当堂训练,才能及时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巩固通过探索所掌握的一些方法。我们采用了日清、周清、月清的训练方式,精讲与当堂训练是实现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
六、注重个体,评价多样。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学生的主动评价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因为评价作为杠杆,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决定学习的行为。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依靠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与学生主体对自我的评价相关。在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的机会,参与结果评价的权力,若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就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成为自觉、快乐的行动。
七、瞄准中考,整合信息。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收集各课改实验区的试卷、信息等,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再编制成小练习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中考中遇到开放性试题时,胸有成竹,灵活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