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加速的大背景下,独立审计客体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对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要素进行重新划分,并采用熵权法对新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要素进行赋权和评价,对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 重大错报风险; 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7-0084-04
一、引言
2000年7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在联合工作组以及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建议下,联合ASB成立了“风险分析联合项目组”,是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地位正式确立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重大错报风险”的引入。2010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和修缮的最新审计准则中“重大错报风险”的内涵被突出诠释。然而,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与网络技术呈几何级数地加速发展,独立审计客体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对象和范围以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险导向性变得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必须先清楚了解被审计单位在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存在的方面,之后通过扩大对具体审计事项的了解来判断重大错报风险的范围。因此,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上升为审计工作的核心。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评价进行讨论。
二、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构成要素
Greenstein·Feynman(2001)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风险分为由基础设施风险、准入风险、完整性风险、获得性风险和适应性风险组成的技术风险,以及包含恶意的、泄露客户隐私的和发布失真信息的网站所带来的商务风险。Yvonne L.Hinsonb(2001)等提出,电子商务风险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商务风险、决策信息风险、战略和环境风险,而竞争对象、客户需求、客户期望和法律法规又影响着环境风险,商务风险则受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影响较大。李瑛玫(2008)在对独立审计风险要素进行归类时,特别提出了“重大错误风险”,并将其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系统风险要素和非系统风险要素,后者也可称为传统风险要素。其中,系统要素涵盖范围有:造成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外部网络和软硬件等发生错误的各种因素,如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缺陷、软件系统的易受攻击性和硬件系统的不稳定性等;而传统风险要素则是指在传统审计环境下也可导致被审计单位出现错误的因素,如管理人员道德风险、记录错误等非故意错误等。但总的来说,我国有关在独立审计环境下网络审计方面的系列准则仍旧空白,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准则和规范部分严重滞后,这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判断标准的模糊性(吕新民,200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按照风险的具体来源和内容对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层次进行了划分,认为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包括由硬件丢失和损坏、网络环境秩序的缺失、系统维护风险所构成的硬件风险以及管理和财务软件的设计缺陷、电子数据的易篡改性构成的软件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则由政府的宏观政策、影响行业利润的法律法规、不可预计的错误和灾害构成的外部风险和内部管理制度的缺失或失效、管理人员的管理执行风险构成的内部风险所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三、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方法
概括地说,进行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比较完整地建立起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能够将其细化到一定的层次,甚至到各个因素指标;(2)对于这些因素指标的评价能够进行比较合理的量化处理,且评价是清晰并容易操作的。因此,在已经给出的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在此领域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选择采用熵权法对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价。
熵权法中“熵”起源于热力学科,后由C.E.Shannon引入,用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本文选用熵权法作为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方法,使用信息熵作为反映影响因素变异程度的指标。其基本原理为:设有m个对象,n项指标,则其形成的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对于单独的某项指标i,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权重越大,那么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多,在综合评价中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相对应的信息熵越小;反之,该指标的权重越小。特别要说明的是,如果某项指标出现了全部相等的指标值,那么这项指标对于评价的结果就毫无意义,不起任何作用。
(一)变量定义
笔者以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为基础、熵权法为赋值方法建立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表征变量。具体而言,根据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划分,形成10个最终指标,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构建及运用过程
1.建立初始矩阵
在建立初始矩阵之前,首先将重大错报风险按照风险大小依次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风险100%、较高风险80%、中等风险60%、较低风险40%和低风险20%。根据以上所建立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和重大错报风险的等级划分,笔者将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经过专家打分,得到了指标体系中第四层的10个因素对于五个不同风险等级的共计50个支持程度的评价指标,记为矩阵D:
D=0.16 0.10 0.35 0.12 0.10 0.15 0.10 0.15 0.16 0.130.20 0.15 0.25 0.28 0.31 0.15 0.11 0.20 0.20 0.140.30 0.30 0.20 0.32 0.22 0.30 0.22 0.25 0.21 0.320.20 0.35 0.12 0.17 0.21 0.20 0.40 0.30 0.33 0.300.14 0.10 0.08 0.11 0.16 0.20 0.17 0.10 0.10 0.11
矩阵D代表的指标体系可以理解为:共有m个待评对象,特征值xij代表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指标,特征值的差异越大,其离散程度越大,对待评对象的影响也越大。
2.矩阵归一化
为了避免各项指标因计量单位不统一而产生的不同质问题,一般地,在计算之前选择将指标的绝对值化为相对值,这个过程称为标准化处理,即令X=xij。与此同时,需要对正向和负向指标分别根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这样能使其更具有代表性。
正向指标:
X'ij=■×100
公式1
负向指标:
X'ij=■×100
公式2
其中,正向指标值越大越好,而负向指标则反之,X'ij为第i个级别下第j个因素的数值(i=1,2…,5;j=1,2,…,10)。这里记数据X'ij=X'ijx'ij=xij。但也可简化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而言,Cij=(Xij-minXij)*(maxXij-
minXij) 公式3
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而言,Cij=(maxXij-Xij)*(maxXij-
minXij) 公式4
其中,minXij和maxXij两者分别为第j个评价指标下样本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此表示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等级而言的最低者和最高者。在本文中,为了方便计算,笔者采用了简化后的公式来对初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所评价的指标是越小越好的指标,故采用简化后的第二种公式,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实现运算,进而得到标准化、归一化的矩阵C=(Cij)5*10
3.计算评价指标熵值
Ej=-k∑n i=1Pij*(lnPij) 公式5
其中,Pij=■(i=1,2…;j=1,2…,m)表示第i个风险等级下第j个因素指标的比重。显然,当Cij为0时,Pij同样为0,而此时lnPij无意义,进而熵值无法取得。因此,对于当Cij为0时的特殊情况,笔者给予修正,即Pij=■。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数据,可得基于评价矩阵D的熵值E=[0.9963 0.9969 0.9978 0.9925 0.9992]。
4.计算评价指标熵权
Wij=■ 公式6
其中,Gi=1-E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差异系数,其大小与因素的重要性成正比。经过运算可得权重W=[0.2107 0.1774 0.1278 0.4355 0.0485]。
5.评价结果及排序
根据以上信息计算每个等级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评分值Y,这里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
Yi=∑n j=1WjPij,i=1,…,10 公式7
所得综合评分值的结果见表3。
四、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将熵权法运用于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在针对不同评价单位的风险因素量化之后得出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具有一定意义。相对于其他的主观赋权方法,熵权法的精度较高,客观性更强,能够更好地解释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特别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得到的风险因素权重并不只是表示审计实务中风险因素之间实际的重要性程度,而更多的是指各风险因素系统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例如注册会计师)信息量的相对程度,权值越大,提供的信息越多,指标间的竞争越激烈。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使用和决策时应重点考量每个因素,识别其中影响程度权重较大者,有助于进一步实施其他审计程序或寻找更优的审计方法。
虽然熵权法的客观性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但是由于审计对象的独特性,不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程度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现实审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相关指标和权重,才能更准确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本文的结论也可以给未来信息化审计影响因素研究带来一定的思考:
第一,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构建。笔者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虽然在风险要素划分和指标体系建立部分有较强的理论支撑和较清晰的脉络层次,但在指标要素的量化等级和赋权方法的打分标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例如,对于“电子数据的易篡改性”这一因素,从企业信息化程度、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等角度均能作为定量阐述的触发点,这样可能影响准确衡量,因此量化等级的效果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以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
第二,无论是主观赋权还是客观赋权,专家打分法还是赋值法,每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局限性的影响,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在保留方法自身科学性的情况下,尽量发挥评价结果的优势。可以从纵向评价的角度出发,以审计工作的不同时间阶段、审计人员执行的不同审计程序等方面为起点,将不同的评价方法加以运用,使其绝对差异中的优势明显体现,相对地科学性也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AICPA. Statement on Auditing Standards No.99: 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SAS 99. Auditing Standards Board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2002(10):5-25.
[2] 格林斯坦·法因曼(Greenstein·Feynman).电子商务的安全与风险管理[M].华夏出版社,2001:8-70.
[3] Yvonne L. Hinson, Dale R. Martin, Jim Brennan, and Allison Evans. Buying an eBusiness?Learn Your Audit Risks![J]. 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 Finance,2001(1/2):37-43.
[4] 徐瑾.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式审计的特征与实施路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50-55.
[5] 李瑛玫.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51-79.
[6] 吕新民.论数据式审计下的审计专业判断[J].商场现代化,2009(20):124-126.
[7] 李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启示[J].财会研究,2008(16):71-73.
[8] 吴沁红.审计信息化及其构架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2):88-90.
[9] 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系数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1999,17(2):56-61.
[11] 张连起,丁勇.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分析与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29-33.
[12] 霍国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 W. R. Knechel.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Origins,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J].Accounting, Organiza-
tions and Society,2007,32(4/5):38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