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今后的发展。我们往往注重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对人们发展的影响。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非智力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会更大。因而注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就尤为重要。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如目的、动机、兴趣、爱好、态度、意志品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作用,作为聋哑学生的家长或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在此我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一、环境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习环境。在家庭中,家庭风气、家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各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有正确教育孩子的动机。对于聋哑孩子来说,教育孩子品德好,学有所长,智力发展好,这是主要动机。那种对残疾孩子不闻不问,表现出冷漠态度的家长,定然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许多隔阂,而且还可能埋没人才。另外,父母对孩子要有深厚、健康的教育情感。对孩子的爱要适时且恰当。对于一个有残疾孩子的家庭来说,大多数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比对正常孩子的爱更多,这样家长在自己的心里才能觉得对孩子是公平的。但许多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让特殊孩子的性格走向极端,事事要顺从自己的要求,稍有不如意便闹情绪。这给他们的成人成才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作为残疾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严格要求,严格管教,并且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动手打骂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且对孩子的爱做到恰到好处。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样对孩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说明同在一寝室的学生有同一种“寝室文化”,从而有同一种倾向。自然,在教室里也需要有一种氛围。如果多数学生的学习气氛浓厚、自觉性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学习刻苦勤奋,置身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自觉性差的学生会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他们由自觉性较差到自觉的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了。这样压力就转变为动力了。所以学生在校,教师有很大的责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影响
一个学生要把学习搞好,除了刻苦努力外,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也很重要。我们班有七名学生,从智力上看都旗鼓相当。但有一名学生考试时总落在别人的后面。经过我仔细的观察,他并不是贪玩,有刻苦努力。相反,别的同学在玩的时候,他仍在学习。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学习方法的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讲解学习方法,组织同学们学习“学习方法”,并在课余时间里,请学习方法好的学生帮助这位同学,向他介绍经验。这样对他加强了学法的指导,使此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了。
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顶用的。上述事例是在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才有效的。由于我所带的是低年级的学生,相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有教师监督时学习很认真,教师一走,就向一盘散沙,围成一团“谈天说地”。另外,在校时作业能按时完成,放月假回家了,作业总有没做完的。这并不是作业量过多造成的,而是学习习惯及态度造成。在家父母没有管这些事,再加上学生的自觉性差,才会导致以上情况的发生。对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刻提醒,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
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学生只要爱好这一门,必然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会下定决心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但过分的专一会让学生出现偏科现象。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兴趣,做到学有所长。而不能任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取舍,这不利于学生顺利健康的发展。
这是个性特征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同时心里素质的好坏对学生也起这很大的作用。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和“对手”竞争会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通过几次考试不理想后,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总之,无论身为特殊孩子的家长,还是特殊学生的老师,在开发孩子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