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提问的意识消失殆尽,求知欲望也逐渐减弱,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难度较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鼓励,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是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一门学科的钥匙。如果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式,也就不会有新知识的产生。所以说,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取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问
学生因为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养成习惯。很多时候,学生没有什么可问的,甚至于就算是有问题,也不会主动问,而是习惯性地等待教师的解答。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下一番苦功夫,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惑,从而诱导他们发问,在无意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并非易事。教师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数字和公式设计成有趣的,学生容易并且乐于接受的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发问、思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因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而发问。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1.针对性
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为了有趣而离题太远,半节课过去了,重点还没有出现,这样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发问,而且还使得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
2.适度性
不要故弄玄虚,让学生云里雾里,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情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如:教学均值不等式,可以举例子。有一大型的商场在春节前要开展大型的优惠活动,准备分两次降价,方案(1):第一次两折出售,第二次三折出售。方案(2):与方案(1)的打折顺序相反。这两种方案哪一个对消费者来说更优惠呢?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会想学,想要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收获。
3.启发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具有引导学生深思的启发性。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另一方面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不要强行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发问
学贵知疑。教师不但要善于设疑答疑,还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问。以往教学以教师“讲”为主,教师的教授占据了整个课堂的时间,出现学生有疑不敢问,或是有疑没时间问的情况。所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畏惧,消除自卑,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去质疑发问。
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他能答上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发问:或是因为教师的严厉,也或是因为想要私下问同学,或是因为怕问题问出来会被别的同学笑话……对此,要想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学生宁愿问同学,不问教师?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地位平等,他们有着友好的同学关系,问起来更轻松。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加大对学生感情方面的关注,放下身段,走近学生,多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活,与之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鼓励他们发问。为什么学生会怕同学笑话而不敢发问?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差生难免会有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人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自由的氛围,引导并鼓励学生从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却不是最后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教授曾说:“什么叫学问,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怎么回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么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培养问题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要有问题意识,然后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发问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积极地思考,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4]刘经华,钟发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