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数学 >> 浏览论文

领会数学新课标实质,把握新增四个关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8月20日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标新理念?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又如何在深刻领会新课标实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好新课标中新增加的“四个关系”?

 

随着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标新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观摩研讨,我觉得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在深刻领会新课标实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好新课标中新增加的“四个关系”。

一、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有人说“黄沙入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这些自然现象都深刻地揭示了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既具有多样性又存在着差异。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真可谓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很难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合理地利用,做到既关注全体,又面向个体,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努力让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所有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态度差异以及所具有基础知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表情和心理,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业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还要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在指导下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并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在正常教学的间隙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新颖、有趣的梯度作业,做到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数学教学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更加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个体,最终实现教学优化。

二、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时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之间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疑问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事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如: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生1:第一个“通常”之外,是分母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生2:当分母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生3: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如果“通常”之外是指有特定要求时,就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自我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实践证明,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善于及时把握生成的新的资源,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如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推理能力。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发现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四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8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这些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描述,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又如数学教材中的法则、性质、公式或辨析易混概念等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论,用合理推理的方法先进行合理的猜测,形成假说、猜想,然后再予以验证,从而得出法则、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我们在不同教学时如果能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也会因此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教学手段。因为它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掌握数学教学内容,让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化,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本末倒置,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解说员,应该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诸如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运用公式、法则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类似分数化小数、复杂的组合图形表面积计算、利息计算等)。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当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像这种15×15,25×25,……,95×95,类似的题目我们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其间规律。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如:从原始数据中绘制合适统计图(表)。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板书设计。实际上,必要的板书设计系统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和教学过程同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息息相关。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自身课堂教学改革,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教学活动的互动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上一篇: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四个强化
下一篇:开展新型教研活动,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