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营者才能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禀赋,对国有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并要求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者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资源的引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实现途径上,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者的市场选聘范围,创造适合现代职业经理人作用发挥的工作环境,强化考核等措施,推进市场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配置。
关键词: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 经营者才能 资源配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资源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投入要素,但在市场竞争激励的今天,企业家才能或者说经营者才能,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稀缺资源。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表明,通过市场机制选配经营者,即职业经理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不仅由于经营者的努力不足,还在于经营者的能力不足。因此,既要重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防止其出现“庸”、“懒”、“散”等问题,也要重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来看,对于后者往往重视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要求国有企业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这一要求为国有企业经营者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即要加强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中的作用发挥。
1.经营者才能与国有企业发展
经营者或是企业家才能并非一般的人力资本,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充当了决策者角色,是一种稀缺资源,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经营者才能的价值越发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选配适合的经营者意义重大。我国国有企业多属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企业的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着民生的改善,甚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优秀的经营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绩效,从而更大程度上实现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但由于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或是企业处于相对垄断的行业,缺乏充分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企业经营者的能力往往更容易被掩盖,即通过现有市场对企业经营者能力进行检验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就弱化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能力要求的压力。在外部压力相对弱化的情况下,更需要通过科学的选配优化经营者队伍,提升经营者能力素质。除此之外,经营者的选配不当,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及问责机制相对不完善时,容易导致经营者的盲目决策,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2.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现实与问题
目前来看,尽管国有企业在人员的配置过程中也开始尝试采用多种形式,特别是部分利用市场机制公开选拔特殊人才,但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针对企业高层以及负责人的配置方面,行政任命方式还占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相对于民营企业还比较僵化。具体表现在:首先,在经营者候选范围方面,大都局限在已有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闭环发展,不能充分利用外部企业家市场,从社会层面来看,将职业经理人排除在了企业之外,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其次,在配置条件方面,过于注重候选人的资历、已有级别以及其他“硬件”条件。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论资排辈的文化,影响了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能力的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快速的上升通道。另外,有些国有企业在经营者选拔时,为了优化应聘者群体,往往设置一些“硬件”条件,如海外背景、相关经历等要求,并往往采取一票否决制,缺少对潜在人才的综合性考察,不但有失公平,而且不能最大程度选配到优秀人才。再次,在选聘方式上,过于行政化。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配置,往往采用上级任命的形式,在任命之前的考察环节往往做得不够充分,很难做到企业发展要求与候任者能力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营者资源的误配。
3.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中的优势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具体到经营者才能资源配置,即通过公开市场与具有经营才能的人员在合理的规则条件下进行相互考察、选择,最终达成契约并履约的过程。与行政任命的配置方式相比,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制度性障碍,面向职业经理人市场公开,并按供求法则,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实现公平、有效率的交易。总体来看,以市场机制选配国有企业经营者,可以实现以下优势。
3.1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激发国有企业的能动性
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经营者资源,改变了过去国有企业在选聘经营者时论资排辈的现象,一方面敞开了企业内部人才的快速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打通了外部人才的进入通道,降低了经营者资源流动的人为阻碍,不但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激发了国有企业的能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有企业的形象①。
3.2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当前,尽管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但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与市场化改革并非取消行政级别等措施就可以实现的,如果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本身就来自政府行政体制任命式的选拔调动,则经营者思想,进而国有企业文化,很难实现快速转变。而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企业经营者,经营者本身就必然要求具有市场化的观念,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参与,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因此,以市场机制配置国有企业经营者,可以成为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3.3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资源的引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经营者才能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市场机制选拔内部或引入外部优秀经营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绩效,推动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做出更大的作用。但企业家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依靠原有行政式的选配模式,一方面由于信息不能在公开市场进行充分传播,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人为性的制度障碍,必然难以做到全局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通过市场机制对经营者进行选拔,则可以将有能力和潜力的经营者配置在适合的岗位。
3.4有利于创造公平的环境,防止选聘违规事件的出现
在行政式任命过程中,从候选者角度来说,为了获得的任命,往往会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进行竞争,而从选拔者角度来看,由于过程透明性相对较弱,也会存在权利寻租的诱导。另外,即使是在当前选拔制度相对规范,违规惩处威慑相对有效的情况下,由于选拔规则的行政性、人为性,候选者的可接触性等原因,也会对经营者的选拔存在或多或少人为影响,从而导致经营者配置过程中的隐性违规。利用市场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配置,由于交易的公开性,不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家误配造成的效率损失,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经营者配置及经营过程中的违规风险。
4.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者资源配置中的实现
4.1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市场选聘范围
当前,在国有企业一般员工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配置,对于高技能的管理层岗位,也开始部分探索市场化配置,但在选配的层级与广度方面步子还不够大,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机制在经营者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首先,从市场化配置职位的层级来看,以往的操作往往局限在部分辅助岗位,或是副职人员,在此条件下,选聘的经营者即使是具有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但往往由于受到权力约束以及企业已有环境文化约束,而使其才能不能获得充分施展。因此,可以考虑对部分企业负责人在既有范围内进行公开市场化选拔。其次,在选拔条件上,在兼顾人才“硬件”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履历与能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使得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营者的经营才能是最重要的,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聘,要消除行政部门即有干部任命思维的影响,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经营目标,从而引致经营者选聘需求条件。最后,引入外部考评机制,规范选聘程序。市场机制一是要求交易的开放性,最大限度地将需求传向有效供给者,并消除制度性进入障碍,二是要求交易的公平性,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均按合约进行,保证程序与结果的公平。在国有企业经营者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提高公平性与科学性,可以考虑引入外部专家考评机制。
4.2创造适合现代职业经理人作用发挥的工作环境
经营者才能不像资本、土地等固定资源禀赋,而是一种动态潜在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了优秀的经营者仅仅是企业家才能资源有效配置的第一步,还应创造有利的环境,激发该稀缺资源效能的有效发挥。首先,应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职业经理人作用的发挥,要有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作保证,国有企业应充分界定出资人与经营者的角色,并建立经营者的权利运行机制,避免行政干预的过度,实现国有企业向现代公司的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有效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市场机制以价格为杠杆进行资源调节,只有给予经营者相对应的回报,才能吸引优秀的企业家才能资源,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激励机制。需要说明的是,物质待遇并非价格构成的所有,在吸引企业家才能并激发其工作效能时,要结合现代激励理论,在提供必要的物资回报基础上,让经营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4.3强化考核机制,防止道德风险
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传统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方式虽然有损效率,但由于候选者往往处于系统内,且组织对候选者较为了解,因此相对容易监督。而对于通过市场机制选聘的经营者,其监督则相对较为困难,在信息不对称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倾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的安全。因此,应在对经营者充分赋权的同时,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督与考核。在监督方面,一方面要通过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法人监督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载体的性质,上级组织与纪委等部门也应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及重大决策进行充分监督。在考核方面,对于以市场机制配置的经营者、职业经理人,既要考察企业经营业绩,也要考察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社会功能的履行,既要考察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也要考察经营者的思想与行为。总之,充分放权与监督考察并不矛盾,强化监督的目的在于使经营者能在制度的龙子内充分施展自身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5.以市场机制配置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保障
由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功能的多重性。通过市场机制对经营者资源进行配置,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提升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强化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但在职业经理人掌舵的国有企业中,也应强加考核与监督,有效规避市场机制选配人才的弊端,防止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除此之外,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经营者资源的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经营中的堡垒作用。优秀的经营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党组织则可以保障国有企业的属性与服务方向。在加强经营团队建设的同时,通过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思想引领、组织保证与纪律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既有功能的发挥。另外,在推进以市场机制配置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逐步推进。
注释:
①当前,社会上经常出现对经营者或是领导干部任命的置疑,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配置经营者,则可以在一定程度弱化社会对选聘人员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