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和协调部门,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全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对于学校的发展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办公室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办公室 工作效率 提高途径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和协调部门,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联系上下、协调左右的纽带和中枢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和效率直接制约全校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因此,作为高校的核心管理和服务机构,高校办公室应积极探索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不断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察督办的重要职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化、制度化是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按制定的原则、标准步骤进行,将一些常规性工作按先后顺序固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办公室的工作突发性和临时性任务多,工作环节程序复杂,涉及面广、头绪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程序,工作就会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构建统一协调的工作运转机制。如必须明确岗位职责,对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落实到人;建立办文、办会、办事各项制度、学校印章用印制度、学校公文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切实增强四种意识
(一)增强服务意识
作为窗口单位,高校办公室是为全校教职工、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工作中要转变思想观念,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深入基层,积极主动、热情高效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塑造办公室的良好形象。
(二)增强创新意识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高校机构改革和机关职能的转变,办公室面临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难度越来越大,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新思路、新办法。
(三)增强责任意识
高校办公室最重要的三大职能是参谋助手、督查督办和综合协调,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增强全局意识
高校办公室工作必须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沟通内外、联系上下、协调左右,为领导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国家的教育路线和方针政策有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并善于以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开展。
(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对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临时性和突发性的任务,工作头绪多,工作压力大,经常会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以工作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三)精湛的业务能力
精湛的业务能力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办公室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现代化办公设施熟练操作能力和相关的公关礼仪知识。除此之外,高办公室工作人员还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了这些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办公室工作。
(四)出色的协调能力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的中枢部门,是沟通内外、联系上下、协调左右的桥梁。如果缺乏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就会使工作陷入混乱和被动。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协调能力,才能统筹全局,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进行精细化管理
进行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办公室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细节决定成败。办公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注重细节的处理,可以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小事办理不好,细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全局工作,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工作失误。如一个来访电话如果记录不清,没有恰当处理,就可能使学校工作陷入被动。
高校办公室工作应根据新形势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以细致的态度完成每一项任务,注意细节,确保高效率、零失误。
参考文献:
[1]林茂才.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9).
[2]李巧.浅谈高校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及提高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3]周旭,戴照力.做好高校办公室督查督办工作的理论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