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素质教育 >> 浏览论文

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策略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2月10日
 摘要: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制约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高校育人环境需要改变的问题。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制约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高校育人环境需要改变的问题。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可行性措施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新一代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原教育体制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同的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的不同。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知识经济社会。而素质教育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思想道德素质滑坡。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自古以来比较重视“德”。《三字经》里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都以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并不尽人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滑坡;在西方思潮侵蚀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走向异化。具体表现为早恋与网恋日益加剧、超前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打架、偷盗、自杀等现象,而乱扔垃圾、撒谎等失德行为经常发生。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行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
  高校的育人环境需要改善。我国高校管理模式还存在欠缺。学校管理的许多精力被办学条件、行政后勤等因素困扰,而对教学、科研等不能投入很大的精力。有些院系为了短期经济上的利益,而不加选择的办社会成人班,虽然扩大了实用技能专业的教育,但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存在着一专与多能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制约了教师向推进复合型、全面性素质方向的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课程改革,关键是师资建设。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保证。所以教师要做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能力更新、方法更新以及人格更新。
  
  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高校毕业生以自己的才智服务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如今的就业难这一形势,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国家、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各领域都需要大量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级人才。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加速,这也给高校教育市场化提供了现实的环境,从传统教育到市场化教育的转化是我国高等院校与时俱进的现实表现。
  第一,高校教育结构需要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要实施“市场化”发展战略,建立受社会和市场约束的现代高校运行机制,用全球化的视角,把握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如今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更能够营造一种多学科互相融会的学术氛围;对于那些单科性院校,则鼓励他们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调整学科专业构造,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形成新的学科专业。第二、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1世纪初的人才规格首先是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注意素质教育。
  要培养人格健全和有鲜明个性的人。当今社会,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与传统的观念和教育模式相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出现了“杨丽娟追星事件”和“大学生自杀及杀人事件”等。由此可见,重视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但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德、智、体、美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融合的结果就是人格。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人的人格的高下和优劣。如何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呢?第一,教师起了主导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教师来讲,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人格的力量是其他所无法取代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第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大学生受到所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等各种校园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教化。所以,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环境,使学生生活在团结向上、积极乐观和身心和谐的大家庭中。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同志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实施十周年工作会议讲话时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规划、管理和传递信息,它的更深层次的
含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第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创造气氛。这就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创新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第二,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和感受。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与桥梁,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
  
  结束语
  
  在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为高校如何开展教育,如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8200)
  
  高校应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教授前不久在江南大学发表演讲,围绕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大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看法。
  许智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大学生知识,它的本意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完全的人、比较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全面发展,我理解为德、智、体、美,并不是说叫你每个人都变成运动员,你至少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体格吧。”所以,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健全的人格,努力成为全社会的表率。当前整个社会趋向功利,使很多人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大学必须作为一个精神家园,必须引领社会。“教育,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意。”许智宏说,“我国大学担负着很重要的历史责任――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许智宏认为,每所大学都应给同学更大的自主权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组合,让同学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大学所需要的是提供肥沃的土壤,每个同学是不同智慧的种子,有的也许将来长成参天大树,有的长成非常漂亮的花,有的长成路边的小草,但是他们都能够茁壮成长。如果大学能这样做,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