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品德 >> 浏览论文

生命教育如何融入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4年07月29日
所谓“生命”,有两层涵义:其一,它是活的东西;其二,它是有灵魂的东西。所谓教育要切入科学与人文的生命,也有两层涵义:其一,教育要切入活生生的科学与人文文化;其二,教育要切入科学与人文的灵魂。由此我们分
所谓“生命”,有两层涵义:其一,它是活的东西;其二,它是有灵魂的东西。所谓教育要切入科学与人文的生命,也有两层涵义:其一,教育要切入活生生的科学与人文文化;其二,教育要切入科学与人文的灵魂。由此我们分析教育须涉及三种生命:一是以上所说的关于科学与人文的生命,实质上也就是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关于科学与人文文化创造者的生命;二是关于教育者即教师的生命;三是关于受教育者即学生的生命。从生命哲学的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这三种生命之间不断交流、不断对话和不断融合的过程。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者,不仅应当教给学生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及其逻辑、证明、演算、实验、技巧等一切技术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活的知识,特别是揭示被教科书及其逻辑体系所掩盖的科学与人文之魂。
        在本文中,笔者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 利用思想品德学科优势,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为生命教育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乃至尊重、关爱其它一切生命。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在宇宙中,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的,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告诉学生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其它星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地球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珍贵的、伟大的,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去敬畏。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 
        二、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人的素质的生成机制是“活动”,换言之,人的素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更好地培养尊重、热爱生命的能力。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教授《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一节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欣赏春天争相吐芳的花朵,夏天植物的枝繁叶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围绕思想品德课学的内容,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关爱生命的活动。
        三、 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如以煤矿瓦斯爆炸、煤矿年死亡人数占了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近80%(2005年)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时事热点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长途。
        四、 创设生命教育情景,由境入情,提升生命意识
        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做好以上几点必须要做到“三备”:第一备就是备教材。在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扩充,使之贴近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第二是备学生。这也是体现对学生尊重,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想到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人格。因此,同样的内容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是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的。所以正式上课前,我都要利用课间询问学生对下堂课内容的了解和看法。在备课时能有的放矢,增强课堂吸引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三就是备教法了。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是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把知识的获得当作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上一篇: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
下一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