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让学生自主地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在发展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应该凸现学生主体的多元投入,其探究过程应该是开放的、活动性的,这样对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一、提供探究条件,引导学生行为投入
行为投入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外显的行为表现,没有行为投入,就无所谓学习活动。怎样使学生在行为上投入呢?我觉得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有事可做”。
条件之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障碍性、探索性、可接受性是其主要特点,同时也要有趣味性。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充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投入欲望,并付诸实施。如在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人教版 六上)一课,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如那时候人们生活在没有电话、电灯、电视、汽车、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引导学生自觉投入探究活动的问题情境。
条件之二:保证时间和空间。
一是给学生充分展示、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必然需求。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停留在学生原有的表浅的生活感受和认识上,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课堂上,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和进一步梳理、筛选、评价的过程,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过程不是教师说几句,或几个同学的发言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反复回味、消化,因此,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观察访问和准备实物资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他们愿意通过课上交流,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感受劳动后的喜悦。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或把机会只给少部分学生,不仅影响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对其他学生劳动的漠视和不尊重。因此,凡是让学生事先做了准备的,课上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展示和发表;当学生很有兴趣地研讨某个问题时,教师不要轻易终结或打断学生的讨论,此时,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恰当地引导和帮助。如教学《学会拒绝》一课,在教室外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或布置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如调查生活中的陷阱、赌博引起的悲剧事件、吸毒造成的危害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研讨的过程中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等对自己的危害,从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条件之三:优化教学媒体。
教学中,教师要不怕麻烦,精心准备好供学生展示、操作的教具、学具以及CAI。如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马”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写法,让学生找一找汉字演变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是逐步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的道理。
二、落实探究过程,强化学生认知投入
认知投入是指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的层次或认知水平,没有认知投入,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方式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以注重用联系和理解的方法为思考起点,通过探究去发现,独立理解,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落实探究过程,对于强化学生认知投入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牢固树立主体教育观,让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只做点拨引导,由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健全人格。教师做到:学生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难做的事情引导做。
2.落实探究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活动,协同的集体讨论和作业是加强探索活动的有效手段。如教学《到周边去看看》一课,我设计争当优秀“国际小导游员”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人一组,要求对某一国的如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物产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考察探究活动,或调查我国与这些周边国家之间在历史上有过哪些方面的交往,这些交往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然后由各小组的“国际小导游员”对该国家进行解说,评出优秀“国际小导游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从而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联系,初步了解了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三、加强探究反馈,关注学生情感投入
情感投入是指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没有情感投入,就不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活动。探究反馈是指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用语言、动作、图表等表达出来。探究反馈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不但能使学生认知上得到深化,而且能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在反馈方式上,我常采用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既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又有较大的交流反馈面。在反馈内容上,我注意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如“你的思路是怎样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有什么感受”“你弄清了这个问题后,还要弄清下个问题吗?”等。在反馈调节上,我尽量让学生通过交流进行思维碰撞,自己得出结论,建立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我通过帮助大家解决疑难,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评价课堂表现,激发学生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