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品德 >> 浏览论文

小学思品教学要在三性上做文章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07日
 摘 要:为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文章从四个层面阐述了见解。    【关键词】思品;生活;开放;活动      《全日制义

 摘 要:为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文章从四个层面阐述了见解。

  【关键词】思品;生活;开放;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小学思品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为主导,把教材中的道德认识、导行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行为实践相统一,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一、启发诱导,营造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投去一石,泛起涟漪层层。巧妙设疑,给人启迪,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激疑问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不跟陌生人走》一课时,读课题后,笔者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许多学生马上举手问:“老师,什么是陌生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会怎样?”于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对课文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其中的“真、善、美”,对之产生肯定、赞扬、崇敬、爱戴等情感,心中产生追求“真、善、美”的愿望,然后把美好的愿望付诸行动。如教《同情帮助残疾人》,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片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再向学生介绍雷锋的一些事迹,了解雷锋“乐于助人”的品质,结合课文中雪琴在家庭困难、父亲外出打工,作为长女,要帮爷爷、奶奶做农活,还要照顾弟弟的情况下,六年如一日地背残疾人慧敏同学上学、放学。
  二、创设情境、以趣引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跳出教材对教学新思想的束缚,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学生。如教《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笔者先请学生听歌曲《我的好妈妈》,通过歌词来引导学生如何体贴父母,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并让每位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联系家庭实际进行调查:①父母怎样工作?②他们工作的时间有多长?③父母怎样培养你?④父母对你有什么期望?通过教学调查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为了培养他们成长和做好本职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确实不容易,由此,强烈的爱父母情感使学生自发产生了孝敬父母的行动要求。又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我会好好地吃》这个主题活动时,笔者又以“小蘑菇饭店”店主的身份欢迎每个学生来用自助餐,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用餐提示之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给自己挑选“美食”(用各色卡纸制作的食物模型)。本来这只是给学生预设的一个模拟活动,但在活动中,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学生拿食物时你拥我挤,大声吆喝,惟恐自己喜欢的食物被别人拿完;有的学生专挑自己喜欢的,一拿就是一大盆;有的学生在来回的路上掉下了不少食物……这些在实践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正是绝佳的教学资源吗?笔者及时捕捉这一动态生成的信息,调整了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活动中出现的这些现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辨一辨、议一议、评一评、做一做中纠正不足之处,从而真正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多思多辩、讨论深化
  “真理越辩越明”,在思品教学中,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如教《优秀共产党员孔繁森》时,大多数学生都对孔繁森的做法很佩服、很感动,但也有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不理解,甚至还认为他很“傻”。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出示辩论题:“为人民多奉献,傻吗?”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展开了唇枪舌战,对此,笔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学生懂得:孔繁森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为西藏人民脱贫致富,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这种品质是可贵、可赞的。再联系生活实际,在改变开放下,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我们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奉献,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这一思想。在教学《把我的爱传给大家》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开展“怎样把我的爱传给大家”的讨论,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的反复讨论,总结出多种把爱传给大家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学习的欲望格外高涨,深刻地领会到“把我的爱传给大家”的意义,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以后,其创造力是惊人的,他们有的提议成立“爱心小组”,有的提议“让我们每个人传递一份爱”的设想,有的提议开展爱的传递的竞赛活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敢于大胆地说,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活动场所。
  四、回归生活、讲求实效
  在教学中,教师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如教《做一个诚实的人》,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真话,动真情,进行自我教育。讲一讲“班里谁是最诚实的人?”谈一谈“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去做,每周评出几个“最诚实的人”。这样注重实践过程的检查及实践活动效果的反馈,必定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认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实、巩固,既内化于心,又外现于行。例如,在《家人关爱我成长》的交流中,笔者问学生:家人是怎么祝贺你的生日的?学生个个兴奋地交谈自己生日的情景,教室里充溢着喜悦的喧闹声。可当笔者追问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如何给自己的家人过生日时,学生顿时沉默了……这一突如其来的怪现象让笔者大感意外,一下子打断了预设的教学步骤。于是,笔者赶紧调整原先的教学流程,静下心来询问实际原因,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随后,建议他们动手制作“亲情卡”,采访家人并记录他们的生日等重要信息,到时候能及时给家人送去温馨的祝福,传达爱的信息。事后,笔者了解到这个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有个学生在题为《想着,惦着,那就是爱》的日记中记述了内心的愧疚和自己的行动;有的学生能用心记住家人的生日,并送给家人暖暖的问候和礼物……家访中,许多家长也夸孩子更懂事了,更体贴关心父母了。可见,课堂上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沉默”,着重引导,输渠引流,巧妙驾驭了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信息资源,锤炼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唤起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习惯。
  体验德育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及周边社区的社会德育资源,发现、利用和创造德育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丰富生活阅历,积累切身体验,引导学生生成新的思想道德境界。学校根据“体验教育”的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地创设了“涂鸦、生命、棋类、体能、韵律、涂鸦”六大体验区。在“生命体验区”中,队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小动物的护理、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感受到自然的规律和生命成长的力量;在“棋艺体验区”中,队员自主自愿结伴对弈,感悟“让别人走一步,自己的路会走得更远”等诸多棋艺的人生法则;在“体能体验区”中,队员自觉、自发地进行各项攀爬、跳跃竞赛运动,挑战自身潜能,激发自信,锻炼体魄;在“涂鸦体验区”中,队员们随心随性地信手涂鸦,释放自我对美的感受与表现……队员们在各项体验区亲身践行,实际操作,内心感悟的道理远比空洞说教来得生动、深刻。各体验区首席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去感悟体验,有效实施了体验德育。
  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与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校园生活中、家庭生活中不断得到检验,在大家的赞许声中,健康品德在心灵上得到强化,促使他们在新的起点达到认识、行为、情感的和谐统一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惠晓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16

上一篇:小学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下一篇:在小学思品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