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英语 >> 浏览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应渗透文化知识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17日
【摘 要】 英语学习者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因不了解西方文化而发生的错误要远比其它语言错误严重得多。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分析,阐明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的必

【摘 要】 英语学习者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因不了解西方文化而发生的错误要远比其它语言错误严重得多。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分析,阐明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的必要性,最后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知识
  1. 提出问题:现今初中英语教学缺乏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教师往往将所有的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的讲授上,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这种思想倾向一直贯穿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且这种思想倾向也有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之路。因此许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就疯狂地背单词、机械地练听说、不停地做真题,以此作为准备考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对跨文化知识的忽视,许多学生在考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考试的失败。举个例子吧!有这样一个选择题:Jim works very hard every day, so many people call him a willing,现在有两个答案可供选择:A、cattle B、horse,我想如果在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前提下,几乎全部的学生都会选择答案A。的确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我们通常会把一个工作勤勤恳恳的人比作是一头牛,但是在西方,他们却习惯将这些人比做是马,因此答案应是B,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才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中国文化起源于农本,中国古人与耕牛相依为命,而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西方古人与奔马感情甚笃。正是由于这一文化上的差异才导致了中国学生在这个问题上选择的错误。但是有些人也许会提出异议,认为有些学生也不是很了解文化方面的知识,还不照样通过了考试。我只能说这些学生很幸运,但是如果让他们真正与一些把英语当母语的国家的人交往一下,一系列的文化错误就是显露出来。
  在课堂上学生对话练习中,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Belinda.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Zhejiang.
  ―How old are you?
  ―I’m fourteen years old.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the office.
  以上的对话,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却忽略了文化的得体性。在西方,除非是在医院、移民局之类的地方才有人会问出一连串的“What’s your name? Where do you come from? ...”之类的问题,至于“Where are you going?”纯属个人问题。所以,如果当一个说英语国家的人听到这样的提问的时候,可能他们嘴上不会说什么,可是他们的心里肯定在想:“Why do you ask such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2. 分析问题: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渗透的必要性
  2.1 盲目扩大词汇量
  我想,在平时对学生传授学习英语方法的时候,我们的许多英语教师都可能会对学生说这样的话:如果要提高英语水平,首先就必须扩大词汇量,于是许多学生就整天翻着书本后面的单词表机械地背呀背,可是到头来,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未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多学生因此感到很疑惑:我记了这么多的单词,为什么还是得不了高分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背单词的方式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他们只记住了这些单词的表层意义,至于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具体用法却是全然不知的,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了。实际调查表明,英语词汇量越大的学生就越容易犯错误,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只是对单词的意思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至于其用法、褒贬含义等却不甚了解,因此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许多误用的情况,而词汇量小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单词往往都是些 general words,而不是specific words, 而 general words的使用范围较广,因此他们会误用的情况要相对较少些。但同时同他们谈话又是索然无味的,因为他们不善于specific words 清楚地表达出他们真实的意思。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西方文化,以便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感觉。
  2.2 过分注重语法知识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很注重语法,这主要是受到我们平时的考试实践的影响。在初中阶段,一些英语考试中的选择填空题大部分都是有关语法的题目,而其它关于交际、文化习俗的题目却很少,这一点使许多学生总是认为只要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他们也就很好地掌握了这门语言。但这些学生因过分注重语法知识,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学习,虽然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很少犯语法错误,然而在那些中国人听来完美无缺的句子,在一个把英语当作母语的人听来是非常别扭的。沃尔夫森(Wolfson,1983)曾说:“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操母语的人往往能容忍语音和句法的错误。相比而言,违背语用规则,则常常被认为是不礼貌,因为操母语的人不大会意识到社会语言的相关性。”例如,把英语当作母语的人对中国人习惯上所用的“You should ...”,“You must ...”之类的用语很反感,因为他们不习惯这种命令的语气,他们更喜欢像“Would you please ...”,“Could you please ...”,“I hope you could ...”,“I wonder whether you could ...”等之类的用语,但是“You should ...”,“You must ...”这些句子在语法上又是没有错的。   2.3 总体上理解水平较低
  许多学生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虽然对文中的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似乎都是理解的,但是到整篇文章都读完之后,却不知道它到底讲了些什么。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文化方面知识的欠缺所造成的。初中阶段,学生做的一些习题的阅读材料大都来自于国内一些英语专家学者所编写的书中,其中涉及更多的是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但对文化知识的讲解却非常少。所以如果有些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那么他就很难读懂这篇文章。请看一面这段英文:“Bright red costumes, with hats, shoes, and stockings to match, are to be all the craze in the Spring , 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s in case 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如果不了解英国的邮筒是漆成红色的话,那么就很难理解这句话了。
  3. 解决问题: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怎样渗透文化知识
  3.1 创设文化氛围,引导感受语言文化
  教师在课时应给学生创设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去感受这种语言。上课之前师生之间的问候方式,可以选择用西方的那种自由的问候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给师生之间的关系增添一份融洽与默契,但中国的传统方式缺乏真情的传递。上课的时候,教师应站在教室的中心部位,这样既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气氛显得更加的活跃与和谐。同时授课之时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西方国家常用的手势语和体态语,比如耸耸肩(表示不同意见),翘一下大拇指(表示对学生回答的满意)。学生长久地在此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定会对西方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3.2 充分利用教材中有限的文化信息
  现在的英语教材中对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和心理的差异讲述不是很多,而且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掌握书中所提到的所有的文化信息,所以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所有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递,即使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都不能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比如教师在讲到black tea(红茶)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样一个文化信息:西方国家表示颜色的词并不是和中文一一对应的,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然后加以举例说明,如黑眼睛不是black eyes,而是dark eyes,而black eyes指的是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black coffee不是黑咖啡,而是不加奶和糖的纯咖啡;红糖不是red sugar,而是brown sugar。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各个国家的颜色偏向: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的民族对于颜色的偏向爱好有很大的不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比如巴西人忌绿色,日本人忌黄色,泰国人忌红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土耳其人忌花色。这么一个小小文化信息就能传递这么多的文化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和积累很多的文化知识。
  3.3 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度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而闹的笑话,生动地传授文化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得我的一位教师曾针对我们在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词时总要谦虚一番的现象,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美国学者来中国访问,在访问期间,他去拜访他在中国的一个朋友,在他看到这个朋友的妻子之后,这位美国学者对朋友的妻子赞扬了一番:“You are very beautiful.”这位朋友的妻子由于对西方的这种习惯不了解,于是她就根据中国的习惯谦虚了一下:“Where? Where?”这个美国人这时候被弄糊涂了,心想,我已经赞扬你很漂亮了,你为什么还要问我是哪里,烦不烦呐。但是出于礼节,他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回答道:“Everywhere.”那之后,我对西方的这一语言习惯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英美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表示感谢或赞同,而中国人则是要大大地谦虚一番,表现出自己好像不应该受到这样的赞扬似的。还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问一些能体现文化意蕴的问题,看学生对这句问话的文化知识是否了解,如果不懂就对此加以解释,从而使学生理解这一文化知识。
  3.4 开展综合活动,增强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带学生观看英语影片,并同时加以讲解,使学生从中了解到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习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搞一些活动,比如开一个圣诞晚会、举行英语短剧比赛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重要节假日,忌讳和爱好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认识。记得一位西方教育学家说过:“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只有在真正处在类似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文化知识,增强文化意识。
  4. 结语
  近年来,中国与国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了,因此将来我们的学生与外国人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这就对新时代的初中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使新一代的初中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够接受时代的挑战。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