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承,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高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提问”,特别是对某些重点问题的追问。“追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它不仅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重新建构,而且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品德课堂中“追问”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促进他们深入探究,突破重点、难点,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启迪。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①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对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理解。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个主题《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第三个话题,教材以数字和事例说明侵略的血腥及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根据让学生“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这一课程目标,结合本单元教材编排“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串联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的基本思路,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血腥历史及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的屈辱与苦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及强国之志。在这一节课中,我认为通过直击“30多万遇难者”这个点,剥离出“30多万”这个群体概念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从而挖掘出“30多万”这个数字背后所隐含的遇难者人数的多、被杀害对象的无辜、日军杀人手段的残忍这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引发学生共鸣。
如“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教学片段:
体验一:了解日本侵略军屠杀的人数之多。
引入课题后,教师出示一张图――
师: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一面墙壁。在这面墙壁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怒目圆睁的头颅,张大的嘴巴似乎在呐喊。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一串数字,是30多万。
师:这面墙壁上这个怒目圆睁的头颅、这个冰冷的数字,在告诉我们什么?
生:在告诉我们,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多万个遇难者。
师(加重语气):是呀,仅仅在南京这一场大屠杀中,就有“30多万”个遇难者。孩子们,是30多万哪!你们能想象一下,这30多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没有人举手。(学生回答不出来)
“30多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这个教学环节的一个“主问题”。但也许是我所提的这个问题过于统笼、过于抽象,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立即调整思路,换了一个方式提问。
师:我们这个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吧,平时大家在操场上做操,感觉怎么样?挤吗?
生:很挤。如果站在二楼看大家做操,那就是密密麻麻的。
师追问:估算一下,这30多万人,是我们学校人数的几倍呀?
生:有100多倍吧。
师再追问:这30多万人,是我们这所学校生数的100多倍。想象一下,如果30多万人集合在天安门广场上,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我学过《开国大典》,课文说参加典礼的群众也有30多万人,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是人山人海。
生:教材里还说,这30多万人的游行队伍分成两队出发,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走出会场呢。
师:是呀,30多万人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哪。这30多万人在那70多年前,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哪,可是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之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消失了。
师:孩子们,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看课件:
在这场惨无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有30多万人死在日军的屠刀下!
如果让这些死难者手牵着手,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长度达200英里。
所有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1200吨,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此时的追问,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为解决“主问题”服务。理解“30多万人”这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中所蕴含的人数之多就是这一个环节的“主问题”。在学生卡壳的情况下,教师应立即调整思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追问“这30多万人,是我们这所学校学生数的几倍”,在学生对这个庞大、抽象的数字有一个较为感性的理解与认识以后,又抛出“天安门广场”这个场景,再次追问“30多万人集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情景”,意在引导学生联系五年级所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里关于“30多万与会群众”壮观场面的描写,从而比较直观地理解日本侵略军所屠杀的人之多、南京大屠杀屠城之惨烈。这样的追问设计,就是紧紧围绕主问题并为解决主问题服务,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体验二:了解惨死在屠刀下的30多万是哪些人。
师:请大家联系你们所搜集到的材料、看过的电视剧、读过的文章、百度到的图片,想一想:这30多万人是谁呀?他们都是谁呀?
学生交流。
生:在这些人中,有被俘的中国军警人员、有官兵、有市民。
生:课文里说“南京超过30多万军民先后被杀害”,所以这是一些官兵和居民。
“这30多万人是谁”是这一个教学环节的主问题。此时,学生的回答还停留在浅层次上,是基于文字表面的,仅限于他们从课本上得到的信息,并没有真正理解“30多万军民”数字下这些遇难者具体的身份信息,未认识到简短的文字叙述下面那些个体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体验还是很肤浅的。我继续追问:
师:这军民里面都有谁呀?他们是些什么人?
生:这些人当中有年老的工人、有农民、有商人、有教师、还有学生。
生:我搜集到的资料里是说日军如何残杀小孩子的。有一个小男孩被日军抓去灌自来水取乐,一直灌到肚子滚圆。然后日军当着孩子父母的面,像踩皮球似的把孩子的肚子踩破。这些人中,就有被杀害的小孩子。 生:还有逃难来的难民,有无辜的村民。
生:我百度到一张图片,一个孩子就挂在日军的刺刀上。在这一些人中,就有孕妇、有咿呀学语的婴儿,也有这些尚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
生:课文里戎秀英老人控诉,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妹妹都被日军打死了。日军杀死的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
师:这些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重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搜集到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信息资料,难的是对现有资料的加工与有机整合。此时教师“这军民里面都有谁呀?他们是些什么人”的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帮助他们围绕问题就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丰富学生的感知,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在交流肤浅处追问,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高层次继续思考,这样的追问是为突出重点服务的,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体验三:了解日本侵略者屠杀手段的残忍。
师:在这些人中有老弱妇孺。他们有的是年老的居民,有的是可爱的孩子,还有的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呀,可现在他们变成了……
师停顿了一下,追问:变成了什么?
生(呈现图片):我搜索到的这一张图,图上是日本侵略者把遇难者的头颅摆在一起,而他们就在这些头颅后面合影。所以,这些活生生的生命已经变成了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头颅。
学生哽咽,教室空气似乎凝固。
师:这些侵略者,杀完人后,竟然把头颅摆在一起照相,这说明他们是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豪。这真是一群――
生: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
师:在侵略者血淋淋的屠刀下,这些鲜活的生命转眼成了一个又一个恐怖的头颅,看着这些头颅,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甘与恐惧。此外,他们还变成了什么?
生:他们变成了缺头缺胳膊缺腿的残骸余骨。
生:他们变成了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
生: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约19万人,被零散屠杀的约有15万人,这些死难者人数太多了,多得数也数不过来。所以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师:这些无辜的受害者,这些鲜活的生命转眼逝去,只给亲人留下永远抚平不了的伤痛。
通过“他们变成了什么”的追问,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揭开,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相,也在被逐步还原。通过教师的追问,再一次告诉学生,遇难者是无辜的。通过追问,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呈现出“30多万遇难者”遇难后的惨状,强烈谴责日军以杀人为乐的兽行。这样的追问编织起一个强大的气场,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追问是为突破难点服务的,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师:那么他们是怎么被杀的?
生1:我从电视上看到日本侵略者还常常把无辜的村民抓去活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就有一个“万人坑”。
生2:有的村民被他们浑身浇上油,点火烧死。而日本侵略者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生3:他们有的是被当做活靶子射杀的。
生4:有的是机枪扫射的、被集体枪杀的。
生5:有些战俘被拉去注射含有鼠疫、疟疾病菌的血清。当他们濒临死亡时,就解剖他们。这是一个原日军731细菌部队的士兵在为中国受害者出庭作证时所说的。
生6:这些死难者中,有的是被刀劈死的,有的是被鬼子强奸后杀死的。
生7:我找到一张图片,是一个孕妇被侵略者挑开了肚子,她的孩子就挂在刺刀上……
师:日军杀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那么,这一群无辜的村民,放下武器的战俘,他们又为什么被杀?
生1:他们把我们中国人当实验白鼠,称为“马路大”。很多战俘不是被集体枪杀,就是被送到731细菌部队,被注射细菌折磨而死。
生2:我搜集到一段资料,说两个日本兵举行杀人比赛,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满一百五十个中国人。他们看见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幼举刀就杀。比赛结果是一个杀了105人,一个杀了106人。这两个野兽一个叫向进敏明,一个叫野田毅。他们是把杀人当做游戏,以杀人为乐。
生3:他们还喜欢往人的身上浇上煤油,活活把人烧死,说这是“点天灯”,然后他们看着身上着火的人惨叫乱窜,他们却非常开心地大笑。
师:他们是把杀人当游戏呀。我们中国人的命在这侵略者的面前轻如毫毛!
生:日本侵略者说,中国人连猪都不如,因为猪肉还可以吃。
……
师:侵略者蔑视我们中国人,把我们中国人当做实验白鼠,任意宰杀。他们在我们中国犯下了滔天罪恶!杀人手段令人发指!不管是哪国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他们是一群――
生:他们是一群禽兽,不,他们是禽兽不如!
师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群禽兽敢在我们中国大地撒野、横行?
生:当时我们中国太贫穷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
师:是呀,“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贫穷积弱的国家的百姓连生存权都没有,还怎么能谈得上尊严?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此处的追问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追问,把这些遇难者一个一个地剥离出来,还原他们遇难时的情形。在追问中,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心灵上无法抚平的创伤;在追问中,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被杀害者的无辜及日军杀人手段的残忍;在追问中,进一步感受到什么叫做“惨无人道、灭绝人性”;在追问中,激发出爱国之心与强国之志,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教师出示“南京炼狱图”。 师:孩子们,这是一幅“南京炼狱图”,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表示看到了侵略者举着血淋淋的屠刀在狂笑、堆积如山的尸体、头颅随地打滚、鲜血染红了土地、可怜的宝宝绝望地哭泣、悲愤的僧人还在不停地搬运尸体……
师:这就是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城里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整整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呀,大火连天,几天不熄,无数的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这就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震惊世界的滔天罪恶“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个血腥的日子,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日子,一个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日子!30多万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中,南京城“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南京城到处血流成河,到处残垣断壁,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展示“南京炼狱图”,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教师追问学生“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再一次直击“30多万”遇难者人数之多、被杀害对象的无辜、日军杀害手段的残忍这三个层次,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悲怆与激愤。此时的追问,再一次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凸显主旨,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目标明确画龙点睛,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师: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忘记过去就是意味着背叛”。孩子们,面对这些受难的同胞,你想说些什么……
本着“简约教学”的理念,在这一节课中,我并没有准备大量影视资料,而是紧扣教学目标,利用一个数字两幅画,设置三个“主问题”:“30多万人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他们都是谁”,“他们是怎么死的”,然后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主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相整合,用巧妙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聚焦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南京大屠杀被杀害的人之多、遇难者之无辜及日军杀人手段之残忍,层层推进,带着学生穿过历史的隧道,走近历史真相。在追问中,学生认识到侵略者的残酷本性;在追问中,学生碰撞信息交流情感,知道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在追问中,学生从内心深处激起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在追问中,学生懂得“不能忘记过去”、“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巧妙追问,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被引向纵深。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追问是为落实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服务的。要追问有效,教师就要深入解读教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置“主问题”,然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紧扣“主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开拓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有效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与灵活的教学机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握好追问的契机,在关键点上有效追问,就能演绎精彩课堂,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从而让品德课堂教学魅力无限,精彩无限。
注释:
①《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作为“提高龙海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案例之一,收录于《教师在研究中发展――漳州经验》(2012年出版)一书中。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